魏征的劝谏是如何导致武则天入了皇宫呢?

  众所周知,唐太宗开创辉煌灿烂的“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魏征的直谏,让唐太宗几乎不犯错。但鲜为人知的是,魏征对唐太宗的直言劝谏却间接导致了女皇武则天进入大唐皇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image.png

  贞观八年(634年),后宫名额出现空缺,长孙皇后决定为唐太宗招娶一位新夫人。经过挑选,长孙皇后选中了大臣郑仁基之女郑氏。册封郑氏的礼仪进行得很顺利,已经到了选派重臣到郑家宣布册封了。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获得消息的魏征突然告诉唐太宗:郑氏女之前已经与世家子弟陆爽订婚了。这让唐太宗大吃一惊,立刻下令停止册封郑氏为夫人的礼仪,还把负责册封礼仪的房玄龄找来批评了一顿。

image.png

  房玄龄表示自己在事前调查时没有发现郑氏女与陆爽订婚的事,郑仁基也直接给写奏章表示确无此事。陆爽则在直接呈递唐太宗的奏章里解释自己的父亲与郑仁基确实互相送过礼,但从来没有为儿女订婚。

  不少大臣也站出来表示郑氏女与陆爽订婚纯属谣言,搞得只有魏征认为他们订婚了。于是唐太宗问魏征:“群臣可能是逢迎上意,陆爽为什么要坚决否认两人订婚呢(群臣或顺旨,陆氏何为过尔分疏)?”

  魏征回答:“当年太上皇(李渊)入关中后把辛处俭的妻子强纳入宫,还将辛处俭贬官在外,搞得辛处俭每天都觉得命在旦夕。陆爽可能认为陛下娶了郑氏后会像太上皇一样收拾他,所以才坚决否认订婚。”

  唐太宗听完后立刻下令撤销册封郑氏为夫人的决定,公开表示册封郑氏的错误是皇帝失察和有关部门调查不足的问题,与其他人无关。而册封郑氏撤销后,后宫的名额空缺直到长孙皇后去世后也没有填补。

  贞观十一年(637年),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填补了唐太宗后宫的空缺名额,她就是后来的女皇武则天。如果魏征当年没有阻止册封郑氏的话,武则天就没有进入大唐后宫的名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