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西晋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司马师什么结局?

  公元249年,在纷扰的三国割据时代,曾经老一辈的英雄豪杰们,都已经寿终正寝,取代他们登上历史中心舞台的,是一群年轻人。他们继承了东汉末年各国群英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同样也继承了三国终将一统的历史遗愿,循着先辈的足迹,实现天下的统一。

image.png

  在三国刚形成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能分得出孰强孰弱:天下十三州,魏国得其九州半,东吴得其二州,蜀汉只得益州一地。曹魏无疑是三国中最强的一国,这得益于曹操在北方的根基深厚,也来自曹操身边无数贤臣猛将的努力。

  而当历史走过近半个世纪,我们发现,魏、蜀、吴对中国的划分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他们各自国内,都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谁来统一天下这个问题,似乎有了得出结论的端倪。

  高平陵的刀光剑影

  我们似乎忘记了,在诸位英雄的背影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还有一位老人,一位曾与前三国时代的英豪们同台竞技的老人,隐隐停留在这个时代,他就是司马懿。这一年,他已经七十岁了。

  古稀之年的司马懿,经历过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帝王,须发尽白,步履蹒跚,却还依然坚挺地立于朝堂之上,这时的他官至太傅,但却不曾像以前敌东吴,斗孔明那般忙碌,而是悠闲自得,称病修养,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

  他真的不问世事吗?答案是否定的。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是一个极度隐忍的人,曾经为了不当曹操的官装疯卖傻七年之久,但自从在曹操手下当中书橼后,无论是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还是幼帝曹芳,司马懿几十年不倒,文能改革推新政,武能上马拒孔明,也算是功成名就,位极人臣。

  但是和历代的很多外姓权臣一样,司马懿同样受到了皇亲宗室的排挤和敌对,而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之所以称病修养,绝对不是真的看破红尘要退休,而是为了掩护他的一场行动,等待一个将阻碍他权力之路的皇室宗亲一网打尽的时机。

  执行他行动的首领,是他的大儿子,后来西晋时被追封的景皇帝,时任洛阳宫中护军的司马师。

  嘉平元年正月,天气晴好,十七岁的魏帝曹芳,和自己的叔父,大将军曹爽一行乘车出宫,前往魏明帝所在的高平陵祭奠,此时魏明帝已经驾崩十年,魏国权力被曹爽把持已有十年,而距离司马懿被封为有名无实权的太傅也有十年了。

  这一切,都被司马师看在眼里,作为司马懿最器重的儿子,司马家族在军中唯一有权势的将领,司马师做足了完全的准备。在司马懿装病蒙骗曹爽的日子里,司马师在邙山培养了三千死士,他们不是一般的士兵,而是武艺高强、身怀绝技的特种兵。在曹爽和曹芳两人的马车离开皇城的那一刻起,隐藏于邙山秘密基地的三千死士,已经在司马师的带领下直奔皇宫了。

  皇城虽然禁卫森严,却终究抵不住司马师带领的这支特种部队。在内宫郭太后的合谋下,司马师占领了宫城中最重要的两处地点:军械库和司马门。

  魏国对武器的管制非常严格,禁卫军的武器除了巡查的卫队外其他全部存放在军械库中,占领军械库就意味着控制了禁卫军,而占领皇城正门的司马门,就意味着控制了宫城。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长期“生病”的司马懿“奇迹般”地进了宫,从郭太后那里拿来了准备好的懿旨,以谋反篡位为由废除曹爽等人的军职,要求他们投降,并放回魏帝曹芳的车架。

image.png

  明显被摆了一道的曹爽自知反抗无用,放回了曹芳并归家,司马师派兵将曹爽宅院围住,日夜监视。司马懿则在朝中提审曹爽的亲信,造成曹爽谋反的口供,将曹爽一党逮捕下狱,诛灭其三族。

  这场父子联合的好戏,排进中国历史上政变前五绝对实至名归,司马懿再次让世人见识了自己的老谋深算,而司马师也以其果敢迅捷的行动,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二代权臣是如何炼成的

  高平陵之变只是司马师权臣之路的开始,而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才真正代表了司马家在魏国朝堂一言九鼎的地位。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其中只有司马师和司马昭在西晋建立后被追封为皇帝,司马昭被封是因为晋武帝司马炎是他儿子,但司马师被封确实是因为他能力拔群,为西晋的建立贡献颇多,就连司马昭自己都曾对司马炎说,我的天下,本来应该是大哥的,可见司马师在当时的朝堂之中地位是何其尊贵。

  整个高平陵之变的准备、策划,都是只有司马懿和大儿子司马师完成的,一向以权谋著称的司马昭,竟然一概不知。在政变的前夜,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政变准备好后,司马懿对两个儿子说第二天要动手,司马师不慌不忙,镇定自若,而司马昭却吓得魂飞魄散;行动前夜,司马昭紧张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而司马师则是吃得好睡的香,第二天政变更是行动果决,眼睛都不眨一下。

  高平陵之变后两年,司马懿病危,临终前要司马师接任大将军,而不是二儿子司马昭。可见司马氏代魏这件改朝换代的事,司马懿做了一辈子魏臣不愿留下骂名,就让儿子去做,司马师是第一人选。同时,将自己的全部职务交给司马师,也是为自己代表的政治势力确立一个新的领袖,实在是两全其美。而司马师也在其后不长的时间里,证明了自己确实不负司马懿所托。

  军政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司马懿于嘉平三年去世,司马师被曹芳封为抚平大将军,掌握魏国的军政大权。而刚刚经历了政变的魏国,也面临着吴蜀两国的联合攻击。为了稳住自己刚刚取得的权力,司马师必须亲自面对这段艰难的岁月。

  嘉平五年,吴国大将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北伐魏国,攻击合肥新城,司马师派遣二十万大军防御,高筑城墙消耗吴军,诸葛恪围攻新城数月不克,伤亡惨重,精髓死伤过半。司马师二十万大军在外围观望后迅速出击,并派扬州刺史文钦从吴军后路夹击,诸葛恪急忙退兵,魏军顺势追击,斩杀数万人。

  就在司马师击败吴国大军声望空前的时候,被架空的幼帝曹芳联合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等人准备政变夺取司马师的兵权,但是准备不周被司马师发觉,这三人随即被司马师斩杀,他们的三族也全部被杀。

  因为此事由曹芳主使,司马师在同年废掉曹芳,和郭太后合计迎立了高贵乡公曹髦,司马师继续扶政,此举也算是彻底将曹魏至于司马氏的控制之下了。司马氏代魏自立的脚步,似乎已经不远了。

  亲自平叛,惊吓而死

  换了一个皇帝的司马师,在正元二年收到了曾经阻挡东吴的猛将毋丘俭和文钦联合东吴反叛的消息,事必躬亲的他亲自率兵镇压,四路大军将叛军围在项县。另外,司马师将邓艾的泰山诸军打扮地“不堪一击”,引诱叛军向包围圈里钻进来,毋丘俭和文钦中计钻进了司马师的口袋,左右冲突不出,文钦的儿子文鸯只能孤注一掷,带兵趁黑夜去截司马师的帅营,没想到却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司马师虽然位极人臣,但是却有一个毛病:眼疾。他从小就眼中长了肿瘤,但是因为没有影响视力,那个时代也没有办法根治,也没有进行治疗。而随着司马师的地位越发尊贵,军务和政务也越来越繁忙,眼中的肿瘤也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左眼视力,甚至有时候肿瘤破裂,眼中经常流脓。此次出兵,司马师的眼病本来就没有好,而正遇上文鸯夜晚突然截营,他一时惊吓过度,坏死的左眼竟然从眼眶中蹦了出来。

  虽然三国初期有夏侯惇吃自己眼睛的勇猛先例,但是很明显司马师没有这个胆气和喜好,但是作为一国最高军事长官,他还是忍着剧痛成功平叛,但是回到许昌后不久,司马师就痛死家中,享年四十八岁。

  评语

  司马师死了,但是司马氏代魏的历史趋势没有因此中断。司马师高平陵之变摧毁了曹氏宗亲在魏国朝堂中的势力;而嘉平六年诛杀大臣和废除曹芳,则扫空了司马一族夺取权力的最后屏障。但是亲自完成这一切的司马师却没有看到这一切,只能说造化弄人,天命如此,何止是可惜二字所能概括的。

  司马师对于西晋王朝的贡献,不比司马懿和司马昭小,但是却是最不为人知的那一位。在这里小编要为他证名,论三国末年文韬武略,建功立业的名人,司马师绝对名列前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