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并没有解赵国之围?历史上“围魏救赵”的真相是什么?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围魏救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354年,赵国伐卫国,并接连攻占卫国富丘、漆地。而卫国又是魏国的盟友,因此魏国决定教训赵国。魏惠王便派庞涓和几个宋国、卫国的小盟友攻打赵国,并包围了邯郸城,而赵国不得不求援于齐楚国,拉开围魏救赵的序幕。

  但历史上的围魏救赵,真的救了赵国吗?为何齐楚在隔岸观火,迟迟不动呢?

  故事结果

  当然大家都很了解了,田忌听从孙膑之言,舍难求易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使魏将庞涓撤兵还都,孙膑设伏,在桂陵之战中生擒了庞涓,邯郸之围遂解。但我们看此时邯郸城,早已被魏军占领,哪里有“邯郸之围”解的影子呢?

  为何,因为当赵成侯求救齐楚国时,魏惠王孤注一掷,增派兵力,赌上国运,誓死破邯郸城。结局呢?可想而知,赵邯郸城不久被攻破,赵都陷落。从解救邯郸城的角度看,历史说“围魏救赵”,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历史说“围魏救赵”成功,无非只有四点。一是赵成侯已经逃离赵都邯郸,国君存在,丢失的不过一座城池罢了;另一点赵国并未投降,赵国抵御力量仍然存在;

  第三点,赵国的军政仍然有序运行,赵国未乱,赵国未亡;第四点,之后的各国攻打魏国,扳倒了魏国的霸权地位,反魏结果的成功。那么齐楚国在等什么?诸国为何见死不救?

  观秦楚齐国,辨因果

  魏国围赵邯郸城时,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诸国害怕惹祸上身,不敢挑战仍处于战国首霸的魏国。在国家利益面前,赵国求救二字,非常渺小,但也有例外。

  先看秦国,秦国见魏国精锐入赵,惊喜连连,终于有机会一雪前耻。耻辱何处?曰:河西。

  商鞅剧照

  秦孝公命令商鞅,进攻河西,在元里(今陕西澄城县南)大败魏军,砍下七千颗脑袋。另一路占领山氏(今河南新郑),进入韩魏交界地。从目的上看,秦国是典型的背后捅刀子国家,这也导致魏国两线作战。

  而楚国救赵,声势大雨点小,只在声援赵国,进军迟缓,暂且不谈。而齐国呢?虽然巴不得赵国被打成小丑,这样就可以轻松吞赵地,但也怕实力大增后的魏国拿自己开刀。后来看到,邯郸被围一年,赵地危矣,自己若不出手,置诸侯信誉何在?魏国一家做大了,怎么办?。从而派田忌与孙膑救赵,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齐国在接到赵国求救信一年后才出兵的“不合常理”。

  “围魏救赵”后各国反应

  显然,攻打赵国,是战国中期,魏国霸权主义的巅峰之作。而秦楚齐显然不能看到,自己的邻居魏国突然“发疯”、实力膨胀,并对自己产生危险。于是不约而同上演了别具特色的“合纵伐魏”大戏。

  历史上有趣一幕发生了,齐秦楚达成了默契,共同对付魏国。齐国发动了桂陵之战,俘虏了庞涓;楚国主帅景舍率兵,占领了魏楚交界的睢水流域;秦国兵临魏旧都安邑,无援军的安邑举起了白旗。

  而韩国不能看到大哥“魏国”被干掉,这样就没人保护自己了。于是大力发兵救魏国,而韩魏联军大败齐军于襄陵,总算遏制住了齐军攻势。

  “围魏救赵”明面上救的是赵国,其实是打击霸权的魏国,保住诸侯各国的饭碗。由此观之,六国之间的利益险恶,各个心怀鬼胎。

  马陵之战形势图

  多线作战的魏国可吃不消,魏国国力怎能接受楚齐秦的三国胖揍,于是国力一天天衰微。并在十一年后的前341年马陵之战后,魏国彻底堕落,魏文侯的基业被魏惠王败家得差不多。从此战国首霸座位让给了秦齐两国,于是火拼继续……

  总结

  从整个围魏救赵来看,各国心怀鬼胎。既怕救赵得罪魏国,又怕一个强大且易疯的魏国随时对自己下手,因此犹豫不决。这就给了魏国攻打邯郸城的机会,邯郸城因此被破。所幸的是赵成侯未被俘虏,赵国也未亡国。

  秦孝公与商鞅剧照

  于是六国争雄继续、斗争继续。但这极大便宜了还在商鞅变法中的秦国,而秦国正是在这段时间“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并沉寂多年后,在秦惠文王时期迎来大爆发,那时攻城拔寨成了秦国的开胃菜,合纵伐秦成了主流。魏国一蹶不振后,齐秦两国上演新的战国争霸。

  结语:战国时期诸侯国利益掺杂,复杂多变。诸侯间时而为盟友,时而为敌人,国家存亡,往往由他国决定。邯郸被围求救诸国,深深刺痛了赵国的神经,赵国从此加快发展,谋求自强。

  到赵武灵王时,赵国鼎立于诸侯之间,外屈匈奴,东征中山,开启大国时代。“五国相王和诸侯,胡服骑射吞中山”,壮哉赵武灵王,你知道多少对此,各位看官有什么看法吗?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