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主动向刘禅上报自己的家产底细呢?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本来是一个躬耕南阳的隐士,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从此开始了报答知遇之恩生涯。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隆中对》战略,并以此为蓝本,开始联合东吴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收割荆州,进入益州,夺权汉中,开创了霸业。尤其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更加兢兢业业,为国操劳。

  新登基的小皇帝刘禅啥都不懂什么事情都依仗着“相父”诸葛亮。“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无论是蜀汉的内政,还是打仗的事,诸葛亮就可以处理,刘禅一般只是在年终时管管祭祀的事情。

image.png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积劳成疾,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累倒在工作岗位之上,于五丈原前线溘然长逝。他本想的是在临终前,发挥一下余热,为蜀汉多打下一片土地,为蜀汉解决掉劲敌司马懿。然而,司马懿采用“乌龟战术”,打死不出战。

  诸葛亮为引诱司马懿出兵,用了各种办法,如送给司马懿女人穿的衣服,嘲笑司马懿不敢出战,还不如当个女人,回家看孩子去。然而,善于隐忍的司马懿欣然接受诸葛亮的礼物,不但没上当,还套出使者的话,知道诸葛亮命不久矣。

  司马懿能耗得起,诸葛亮的身体耗不起啊。他在临终前,向后主刘禅的使者尚书仆射李福托付后事。诸葛亮说道:“在我百年之后,蒋琬可以委以重任,执掌国家大事,蒋琬之后,费祎也可以管理国家大事。”李福连忙又问道,那么蒋琬和费祎这两位贤臣之后,谁还可以担负国家重任。诸葛亮没有回答,表示他也不知道了。

  诸葛亮在托付国家大事之前,曾向后主刘禅报告了自己的家产,到底有几亩地,几棵树。那么他为什么要如实上报自己的家产底细呢?

image.png

  有人说,这是后主刘禅要求的,在国家法律里面规定的,开展廉洁勤政建设?整个国家大事都是丞相诸葛亮管理,大部分制度都是诸葛亮决定的,他并没有规定上报家产这项制度。当时蜀汉有钱有势的官员,也不会非常配合,如实上报自己到底有几亩几分地的。

  诸葛亮自己主动申报家产,其实是为了廉政建设。他深知,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昌盛,主要看这个国家的官员是否廉洁奉公。“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诸葛亮为了搞好廉政建设,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清官的旗帜,先报告自己的家产。诸葛亮是百官之首,他报告了自己的家产,做了表率,手下官员自然会跟着报告自己的财产。只有官员财产透明了,才能防止有人中饱私囊,贪污腐化。

  那么,诸葛亮到底有多少财产呢?他算不算一个清官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诸葛亮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树,还有十五顷土地,足够我的子孙衣食无忧了。至于我外出北伐,有国家供应,我也不需要其他奢侈品。我若死了,也没什么多余的钱财,没有辜负皇帝的重托。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派人调查诸葛亮家产,真的就是诸葛亮所说的那些,没有多余的了。

  诸葛亮给后主刘禅的书信中,表明自己仅有十五顷土地,八百株桑树,家产到底是多,还是少呢?

  八百株桑树看着数目不少了,十五顷土地看着也是非常多的样子。由于三国时期距离现在非常久远,不知道八百株桑树到底价值多少,而十五顷土地根据东汉时期的度量衡制度,相当于一千五百亩,然而东汉的一亩约等于现在的0.5亩,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十五顷土地大约是现在的七百五十亩,即499500平方米,确实不小了。也有读者认为诸葛亮占据如此大面积的土地,应该不是一个清官吧?

  诸葛亮到底是不是清官,他的土地面积和其他官员比较一二便知。参考《晋书食货志》中西晋官员的土地面积,可以比较一二。

  该书记载:“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第五品三十顷,第六品二十五顷,第七品二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

  诸葛亮贵为蜀汉丞相,肯定是一品大员,只有十五顷土地,竟然只和第八品官吏的土地一样多。他难道不算一个天大的清官吗?答案显而易见,诸葛亮是蜀汉,乃至整个三国时期的一位难得的清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