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时候没有出现一个恒久的王朝呢,为什么王朝一直在更替?
其实,看中国的历史,似乎总给人一种“周而复始”的感觉,一阵混乱,一阵平静。
当然,学者们不会放过这一现象,各种观点林立,不过,似乎都没能完美地解释:为何中国没有出现一个恒久的王朝?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然而,导致这些王朝最终败落的更深层因素则是民生问题。
表象上看,是底层和上层的对立加剧,尤其是每个王朝都没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顽疾。不过,每个王朝围绕土地都展开过一系列举措。因为,每个开国国君,都会采取减免赋税的办法。当然,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了,要知道,战争对于农业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然而,每个王朝到了中期,基本都会出现一些改革,大多围绕的是“税”。但这些举措到了最后,不是中断就是难以为继。难道说,这些皇帝丝毫不在意民生?当然,不排除有特别混蛋的君主。不过,无论什么样的王朝,都必须借助一套官僚系统,去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
只是,这些官僚并非百姓的代言人,事实上,他们是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力量,在无形之中抢食了地方经济。其实,这些力量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依附于当地乡绅,再结合各地地方政权,甚至结交皇亲国戚。最终,纵横交织的力量如蔓枝般延伸到王朝的各处,等朝廷发觉时已没有了任何控制力。
自嬴政创立中央集权制后,几乎每个大王朝的覆灭都源于农民起义。那么,是不是这种皇权制度,导致了后期民生问题的越发尖锐呢?
其实,看这些王朝的历史,都充满了各种权力斗争,不过,都离不开集权和分权。因为,皇帝们都想着法儿要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天下才能真正属于他们。
然而,士大夫所代表的世家,哪怕是后来通过科举进军官僚机构的平民布衣们,他们通过参与朝政,不是单纯的效力于皇室家族,而是想在其中多分一杯羹。因此,他们势必会使用手中被赋予的权力,替自己人说话,替自家圈地。
其实,在科举制度以前,无人代言那些老百姓,他们唯一可以出头的方式,大概就是从军。而在科考制度后,一样无人替这些老百姓说话。甚至于,寒门出身者一旦跨入了官僚体系,就会自动蜕变为其中一员。看看这些王朝的中期改革,有哪一次是真正触及了根本?
而朝廷也是因为意识到了社会的不安才会选择去改,但这些不过是换了个新门面,问题的刺依旧尖锐,且会生出更多的刺。于是,这些披着为皇族代言外衣的官僚,实际上,就成了皇权外围势力网络上的节点,大家彼此联结,消耗着国家的资源,同时也分化着皇权。
其实,历代皇帝和大臣们的斗争,不是简单的军政大权,更多的是对资源的控制,也就是土地。因为,到了每个王朝的中后期,这些土地都会“悄悄”的脱离老百姓。老百姓先是无地可种,再就是无粮可吃,他们怎能不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最终,丧失民望的旧政权,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冲击后便会垮台,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王朝。
对此,也有人会以“士农工商”的等级概念,来解释为何国家的发展会出现式微。因为,国家不重视商业。先来看看这个说法的出处,据《管子·小匡》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在明朝中后期,商人和官僚的联盟就是最好的反证。
其实,对于这句话的曲解,不过是读书人对不读书人的欺负,尤其是底层老百姓,目的就是驯化他们。也正因如此,才会让本应该平起平坐的大家,出现了地位高低。而此说法,则恰恰体现了皇权的“神圣”。于是,一个金字塔般的社会人群结构被“创造”了出来,仅次于皇族的“士”,不会浪费这个优势。最后,他们表面上和皇权维系同仇敌忾,私下却是加固着自己的家族实力。
以至于,就产生了一个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传统的商人组织,商会。要知道,在中国商会从一开始就是政府的附庸,成为了替政府管理、指导商人的政治机构,限制了商人的主动性,打击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挫败了商人的热情。所以,政府商会的存在,是直接压制了商人,延缓了商业的发展,不利于独立的商业文明形成。
本来,底层老百姓只要将皇家伺候好就可以了,现在还有了“士、商”的力量盘剥,且手段更加粗暴。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本姓家族或者是一个利益团体而不是国家,攫取的是直接资源。
最后,老百姓就不得不反抗了。
于是,在朝廷看来,各地的起义就是在对抗自己的王朝。其实,更多的是这些地方的势力撬松了王朝的基石。但朝廷的统治还是离不开他们,大家本就是共休戚的关系。所以,朝廷只能以削权的方式来抑制。只是,力量一直此消彼长,一旦某方逃离了掌控,就会肆意侵蚀。最终,忍无可忍的百姓只能以推翻政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