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准噶尔是清朝前期强敌?真相是什么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准噶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前期的蒙古问题,非在东蒙古,而在西蒙古。这时漠南、漠北蒙古皆己归顺,惟厄鲁特蒙古恃其强盛,四出劫掠,与清朝为敌。历康、雍、乾三朝,经略漠西蒙古,然后平定之。厄鲁特蒙古中尤以准噶尔部最为强盛,它内部侵凌卫拉特其余各部,外部更与周边各民族为敌,不惜发动战争以获取利益。
自成吉思汗时起,蒙古族就以骑射著称于世。骑兵是蒙古族的主要兵种,准噶尔继承了这一传统,“大多数蒙人自幼即习于马上生活,不惯步行,所以长途跋涉实力彼等所短,然其骑术甚精,老幼皆能纵马疾驰,是行数百里,为极寻常之事。”无论是从蒙古马的训练还是对骑兵的培训上,蒙古族都具有先天优势,拥有着比其他军队素质都要高的骑兵队伍。
甚至清政府因“准夷专恃骑,我兵制智谋必步兵骑兼用,而岳钟琪主用车,非沟堑沙碳所宜。”而将岳钟琪拘于兵部,并取消车战,由此可以看出准噶尔骑兵的强盛。在游牧民族中,由于蒙古马的放牧、狩猎、串包等均在草原上,这就驯养了蒙古马的高速、敏捷、耐力强等特点。准噶尔士兵往往是一人数马称为副马,在行军中倒换脚力,使马力不疲,以保持充足体力冲锋陷阵。
准噶尔以轻骑兵为主,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是其主要特点,这和蒙古族的游牧特性有关,蒙古草原也适合轻骑兵作战,能充分发挥其来如狂庵、去似闪电的特长。骑兵的来源是由部族中的中等户敦达库蒙组成,他们战时充当膘骑兵、装兜兵及装甲兵等。
“都呼拉哈即胃也,形同内地,或施铁皮于胃前以障面,仅露两目”铠甲大多数是由准噶尔手工作坊制作,“作小连环琐子甲,轻便如衣,射可穿,则杀工匠”,铠甲重量的减少,就相应增加了准噶尔骑兵在马上动作的灵活性,而严格的检测系统,更保证了铠甲的质量。工匠的来源有三:从部族外请来的,“巴图尔挥台吉还从外面请来木匠、石匠、铁匠、铠匠等手工业者进行各种制作”;也有战争掠夺过来的—这是蒙古族的传统,成吉思汗西征屠城时,工匠就在不杀者之列;还有本部族的原有工匠。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专门的铠甲制作者—铠匠作为一种独立的工种出现。
准噶尔正是有了速度快、耐力强的蒙古马和轻便、坚固的铠甲这样的承载体,再配合着火器的使用,训练有素的准噶尔骑兵才能发挥其一击不中即而远逝的作战优势,这是他们多次取得战争胜利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