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魏延至死都是蜀汉之人,是蜀汉的大忠臣?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无愧于蜀汉,对得起刘备、诸葛亮、刘禅三人,是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十六年(211年),魏延作为刘备的部曲,跟着老大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在刘备和刘璋决裂后,魏延和黄忠作为刘备的主力干将,一路上攻城略地,打败了刘璝、张任、泠苞、邓贤等人,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为最后夺取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升为牙门将军。魏延是从一个普通士兵,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刘备军队的中坚力量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刘备越级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由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刘备的这一举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一片震惊。当时人们都以为汉中太守一职,非张飞莫属,而刘备却任命了名不见经传的魏延。魏延也不负众望,向汉中王刘备保证,如果曹操倾国之兵来袭,我能够守住汉中,万无一失,如果曹操只是派一上将带领十万大军到来,就不劳大王动手,我就可以解决了。刘备及群臣,对魏延的这个回答很满意,认为魏延能够守得住汉中。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时,魏延就提出了举世闻名的“子午谷奇谋”。据《魏略》中记载: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自己的建议,他准备亲自带领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吓跑纨绔子弟夏侯楙,与诸葛亮大军会师于潼关。然而,这个冒险的军事计划被诸葛亮无情地拒绝了。诸葛亮一生用兵,唯“谨慎”二字,他考虑的是万一失败了有多大的损失。这也导致了诸葛亮用兵步步为营,在战局不利时,不敢孤注一掷,而是退回。如在马谡丢失街亭后,诸葛亮果断撤兵,就是一个例子。魏延在诸葛亮拒绝自己的军事计划后,无怨无悔,还像之前一样,继续为蜀汉征战沙场。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曹真带领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蜀汉准备迎敌。魏延率领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这一战,魏延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大破费瑶和郭淮,取得大捷。战后,他也因功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达到了人生巅峰。
因此,在诸葛亮时期,魏延一直冲锋陷阵,作为蜀军先锋,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他也屡立战功,对得起诸葛亮了。
《魏略》: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以上是《魏略》中关于魏延之死的描述,大意为诸葛亮病重时,把军队托付给大将魏延,让魏延暂代,成为三军统帅,秘不发丧,撤回蜀汉。而长史杨仪怕与自己有仇的魏延掌权后,对他不利,于是造谣说魏延想要叛逃曹魏,于是号召大军,攻打魏延所部。魏延为了保存蜀汉有生力量,没有心思和杨仪对战,于是带领自己的亲兵逃走,一直逃到汉中,却被马岱追上,并杀死。
这个版本,和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本传明显不同,有人说《魏略》是曹魏为了诋毁蜀汉,而故意编出的,把魏延说成是一个大忠臣,杨仪是一个小人。我还想说,三国志中关于魏延和杨仪的争斗,是胜利者杨仪故意抹黑魏延的。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对外说啥就是啥,别人也只能道听途说,说得多了,假的也自然成为真的了。在魏延被杀时,陈寿仅仅一岁,是不可能亲眼见证这件事的,因此,关于魏延的事迹,他也是道听途说,准确性不一定比《魏略》强。
在这里,我们没必要争论《魏略》和《三国志》哪个可信度更高的问题。不管是《三国志》,还是《魏略》,都记载的是魏延被仇敌杨仪派出马岱追杀而死的。你想,当时蜀汉大将极度匮乏,连老将军廖化还得当先锋,而杨仪却擅自杀害数一数二的大将,导致了蜀汉后期大将更加匮乏。而且,杨仪也没有擅自处决同为重臣的魏延,他最正确的做法为,擒获魏延,将其交给后主刘禅处置,是杀是剐,都有皇帝拍板。
因此,魏延一直不愿与杨仪对战,可能考虑到自相残杀,会消耗蜀汉的有生力量,于是才逃走。如果魏延想要和杨仪决一死战,杨仪真不一定能够打得过他。他也没有叛投曹魏,至死都是蜀汉之人,是蜀汉的大忠臣,对得起后主刘禅了。刘禅同时接到魏延和杨仪的上书,对魏延质疑,蒋琬等满朝文武也不信任魏延,那是他们的事,只能说明魏延没有结党营私,人员不好罢了。“忠奸自在人心”,魏延到死也没有背叛蜀汉,对蜀汉做出坏事。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魏延道: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