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安石的变法为北宋埋下隐患?
南宋初期,因为“靖康之耻”毕竟得有人承担责任,皇帝是不可能承担的。再加上,蔡京、童贯等奸臣都是打着“王安石继承者”旗号。因此,王安石自然就成为南宋政权初期批评的对象。宋高宗在编纂《宋神宗实录》时,就力主把王安石贬成万世罪人。到了元朝修《宋史》的时候,史学家们就对南宋大儒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对王安石进行了批评“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变法从目的上说基本达成了,正因为财政有了基础。宋神宗才有可能对西夏发动主动进攻。只不过因为宋太祖、宋太宗以后的皇帝们,特别是宋真宗所打造的“重文轻武”国策,才是问题关键。宋朝疲软不仅仅在于文臣裹挟皇帝,更在于“阴盛阳衰”导致皇权不稳定。
(1)王安石变法的问题确实不小,当时就引起国内外关注,交趾以此为借口入侵北宋
在变法中除了用人不当,导致“投机主义者”政客纷纷进入,为了权力、为了物质利益,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加大“党争”程度。同时,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也引发更大的问题。例如北宋对外战争不利,经常被人说成是因“战马”不好。但问题是,变法过程中,马政日渐荒废,开始号召民间养马。直至政府养马、民间养马不断地重复,造成马政越来越差。
同时,“青苗法”在实行过程中强行向农民高利贷款,造成民间怨气沸腾。就连交趾(越南中北部)政权的李朝在入侵北宋时都言“今闻宋主昏庸,不循圣范;聼安石贪邪之计,作青苗助役之科,使百姓膏脂凃地,而资其肥己之谋。”
最终,南朝将自己的倒行逆施,说成为北宋百姓好,是来解救他们出离王安石的魔爪。“指道北行,欲清妖孽之波涛,有分土,无分民之意。要扫腥秽之污浊,歌尧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将拯济,檄文到日,用广闻知。切自思量,莫怀震怖。”
(2)宋神宗神神叨叨,为保住皇权故意加大新旧党之间的“党争”,本质上他也并不支持王安石变法,没有皇帝的真心真意敢把江山交给变法人的心理,王安石根本斗不过“旧党”
自宋太宗之后,皇权中的皇帝与后宫代表太后(刘太后、曹太后、高太后、向太后等)就交相掌握实权或对皇帝有极大影响。由此,导致宋神宗在处理自身皇权问题上,采用的是比较“阴柔”的方式。
同时,宋神宗是“王安石变法”的主体,王安石只是建议的提供者、变法的执行者,宋神宗则是主导者、裁判者。特别是在变法期间,真正的王安石执行期间只是熙宁阶段(1069到1076年),之后就是宋神宗依照怎么有利于自己的权力掌控怎样变法。
其后,宋神宗在指挥对夏战争时的表现,非常明显差——不信任武将,宁可用神棍徐禧管理军事、主持战争,结果导致军事失利。
综上所述,王安石变法不是北宋灭亡的关键,而是“重文轻武”“三冗”“对外妥协只求自身统治”,最终导致文臣裹挟了皇帝,更是拿陷害武将当作正义。例如陷害狄青的时候,那些文学艺术大师们,哪个不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是为了赵家天下。
宋明治国皆儒臣,灭亡时大规模投降元清,忠君爱国去何处宋人的精神胜利法,海上之盟是对澶渊之盟的复仇雪耻澶渊之盟被说成有大功,绍兴议和呢?都是妥协苟活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