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蜀汉的灭亡,从一开始三分天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蜀国,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即便是再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朋友,恐怕也能说出几段三国时代的故事。毕竟,《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的知名度太高,很少有历史小说能够达到这种妇孺皆知的程度。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与小说中“亲蜀疏魏”的风格颇为相悖。
220年,汉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其实,蜀国的覆灭,早在天下三分时就已注定了。
从史料中的“大数据”
我们就能得到这样的结论,不论是经济指数还是人口数量,蜀国都远逊于其他两国。人口,是衡量古时候王朝实力的硬性指标,人多就意味着强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蜀国的人口最少,所以,“硬实力”也最弱。
人少,意味着粮食产量低,兵力少。或许有人会说,就算脱离小说,蜀汉的名将也有不少,比如:赵云,姜维,马超,张嶷,黄忠,向宠,王平,廖化,傅佥,冯习,张南,马忠,张翼,孙乾等。那么,他们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弥补人口劣势吗?
遗憾的是,不能。
蜀汉的确有不少独当一面的大将,问题是蜀汉有,魏、吴两国也有,且只多不少。从人才数量上来看,蜀国充其量与其他两国持平,仅此而已。
对于这一点,蜀汉后期执掌大权的费祎了若指掌。所以,每次姜维想要大张旗鼓地来一次北伐时,费祎都不会支持。就算同意姜维赌一把,拨付的兵力也不会超过一万。
此外,费祎还经常对姜维说这样的话:“论起智谋和能力,我们都远逊于丞相。既然丞相穷极一生都完不成北伐,我们又何必徒劳呢?还不如好好地保家卫国休养生息,没必要和他们玩命。”
蜀国的国力垫底,想要有一番作为,必须笼络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还不能是最强大的魏国。这条路,孔明已看得非常透彻。为此,他早已在心中规划好了吴蜀联盟的蓝图。
遗憾的是,两个国家虽几十年来一直同盟,但相互抱有戒备,隔阂太深,所以,攻魏的步伐始终无法深入。
按理说,跟着丞相学习了十多年,青年才俊姜维早该看出端倪。然而,即便聪明如他,也不能及时洞悉这一点。晚年的姜维幡然醒悟,可蜀国的败亡已成定局。
关于屡次北伐这件事,廖化不止一次地劝说过姜维:“谋略与对方差了一截,兵力也与对方差了一截,这样的仗怎么打得赢?而且我们已经打了几十年,百姓叫苦不迭,何必要连年征战消耗民力呢?”不得不说,廖化看得比姜维更加透彻。
并且,蜀国几十年人口数量不涨反降,反倒是蜀国沦陷后,蜀地的民生有所好转。据统计,从三分天下到蜀国灭亡,蜀地的户数增加了四成。表面上看,蜀地的人口增长喜人,可实际情况呢?户数并不代表着人口数,蜀地的人口增长仅有百分之四!
这说明了什么呢?
绝大多数壮丁都死在了战场上,户数随增人口却不增,每户的人数锐减,这不就是穷兵黩武造成的恶果吗?
从战术上来看,蜀国高层抛弃汉中的做法也是非常愚蠢的。
虽然,传统军队分散驻防有消极之嫌,但将全部兵力集中势必要舍弃一些战略要地,这种丢西瓜保芝麻的做法是蜀国最失败的战略。
果不其然,在魏国攻蜀之际,采取的正是奇袭汉中的路子。当时的吴国尚与魏国有一战之力,所以魏国肯定会“挑软柿子捏”,选择蜀国作为对手。
通过计算,蜀国约有十万兵马,驻留在各地的守军大约有五成,能机动作战的主力仅有五万。只要能将姜维困在西方,那么汉中唾手可得。
当然,笔者今天讲这些的目的,并不是将黑锅扣在姜维身上。
平心而论,姜维的人品、能力虽不算人中龙凤,但也是蜀国末期的支柱型人才,他对同朝的同事谦卑有礼,事事效仿已故的丞相,从不铺张浪费。在战略上来看,姜维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他的军事天赋丝毫不逊于上个时代的名将,甚至,比其更加耀眼。可以说,能获得他这样的人才,是蜀国之福。
然而,一码归一码,作风上的端正和能力上的出色依然无法掩饰姜维所犯下的过错。虽然,网络上一些历史爱好者将蜀国的覆灭归咎于姜维,这种做法笔者不敢苟同,但姜维的确加速了蜀汉的覆灭,这是不容辩驳的。
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了,蜀国本就没有与其他两国相抗衡的资本,加之孔明死后姜维穷兵黩武连年动兵的愚蠢战略,这个国家的灭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