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是管仲造成齐桓公悲惨结局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管仲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地处山东海滨的齐桓公,首先成为春秋首任霸主,主要因为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要知道,管仲本来是跟他有一箭之仇的,但是齐桓公放下一切恩怨后,全面信任管仲,而管仲也全心全意为齐桓公服务,就这样,一干就是40年,在管仲的打理下,齐国40年雄霸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齐桓公归根结底,就像是个甩手掌柜的一样,该他露面的时候,他一定在场,该他潇洒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也毫不客气。但管仲总有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天,如此依赖管仲的齐桓公,做好准备,面对管仲死后的世界了吗?
当管仲坚持到将近八十岁的时候,他也快要告别这个世界了,毕竟在春秋时代,这个年龄已经算是难得的高寿了,眼看管仲不行了,齐桓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他找个时间去探望了管仲,管仲也早就等着齐桓公来了,因为他也不可能去拜见君主了,毕竟自己死了以后,接班人实在是不好选。等到齐桓公问起这个问题来,管仲果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答案。眼看管仲没答案,齐桓公干脆,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几个人选,那就是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个被后世成为“三奸”的家伙。
关于这段对话,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管仲一一否定了这三个人,先说易牙,这就是个顶级的厨师,但是他对齐桓公好到不可思议,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易牙就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做成了美食,给齐桓公吃了,这让小白非常感动,就相信易牙对自己忠心,可是管仲提醒他,易牙连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亲骨肉都不爱,怎么能指望他真心爱国君?至于竖刁,是早期的“自宫”型代表,就为了让齐桓公放心,他可以毫无问题地帮着国君搭理后宫事物,君主的头上也不用担心“戴帽子”的问题,这得是无人能比的忠义了吧?管仲却说,一个人对自己都那么狠,连自己都不爱,还能指望他爱谁,真心对谁?第三个开方更简单,有传说开方是齐桓公的男宠,但无论真实性与否,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开方离开了在卫国的父母,为齐桓公效力,足以让春秋霸主感到,但是管仲的理由还是大同小异,说这种人连父母都不管,还指望他能管谁?
就这样,这三个人不仅都被管仲否决了,管仲还提醒齐桓公,要小心他们,自己在世的时候,这仨家伙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一旦自己一旦离开,齐国少了管仲的威严,他们仨保不齐闹出什么事儿来,所以管仲在无法给齐桓公一个自己接班人的情况下,只能做到替齐桓公“排雷”,让齐桓公撵走这三人。齐桓公还是听这位“仲父”的劝谏的,遣散了易牙等“三奸”,但管仲的接班人总是要找的吧?寻来选取,勉强确定了隰朋,但隰朋最大的问题是,并不比管仲年轻多少,也活不了多久,可是这已经不是管仲能够再考虑的问题了,因为春秋早期最杰出的人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管仲死后没多久,隰朋也走了,鲍叔牙又在相位上接管了一段时间,虽然鲍叔牙也是贤士,但他的性格不适合做相国,因为他太过较真,这一点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管仲都非常了解,所以包括鲍叔牙本人在内,都不想拜相。
但是,齐国当时实在没有能够超越鲍叔牙的人了,更不用说比肩管仲,所以鲍叔牙只能勉强站好最后一班岗。但齐国眼下的问题,已经不是谁做相国的问题了,而是齐桓公实在想吃好的,自己看见后宫的各种杂事就烦,更需要人陪着解闷,所以又召回了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结果,不听管仲遗言的齐桓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这“三奸”当然想的是如何拿到齐国的大权,特别是齐桓公死后,该抱谁的“大腿”,所以他们分别拥立了齐桓公不同的儿子,并且在齐桓公老迈的时候,只顾着帮着齐国诸位公子攻杀,再也不管小白的吃喝玩乐问题了。最终,齐桓公堂堂一代霸主,竟然饿死在后宫之中。有人说,这是齐桓公咎由自取,不听话,贪图享乐的结果,但问题的关键真的在这里吗?在老乐看来,造成齐桓公凄惨结局的,并非易牙三人,而正是辅佐他走向人生巅峰的管仲!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是因为管仲个人能力太强了,忽略了接班人的培养,导致了齐国的霸业,只能在特定时期才出现?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管仲的个人能力虽然属于顶级的,但是齐国的国力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生死迅速发生变化,所以这并不是造成齐桓公悲惨结局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管仲让齐桓公变得越来越大度,越来越善良,虽然不能否认齐桓公骨子里就是一个大度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摒弃前嫌,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可是在管仲管理齐国后,他让齐桓公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更要命的是,一个心胸宽广的甩手掌柜在家大业大的环境中,更容易认可所有人的长处,忽略掉他人的短处,相信所有人都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否则的话,他怎么可能对管仲那么信服?可见,因为管仲的影响,齐桓公不相信易牙他们能把自己害到哪去,反而更在乎他们的特殊才能,所以说,造成齐桓公最终饿死无人管的根源人物,正是管仲。可能在齐桓公身上,一句“成也管仲,败也管仲”,并不算过分的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