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九子夺嫡是康熙自己一手造成的?康熙到底犯了什么错?
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九子夺嫡。
近些年的清宫剧中,康熙皇帝的儿子们算得上是热门人物。在编剧的笔下,这几位皇子为了继承皇位,明争暗斗,各种"腹黑"手段层出不穷,闹得紫禁城里鸡飞狗跳、热闹非凡,使得康熙皇帝极为头痛。
康熙帝去世后,四贝勒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登基之后,雍正皇帝对曾与自己争夺地位的兄弟们毫不客气,削爵、圈禁、以禽兽之名相称......完全没有手足之情。
如果由此来看,康熙皇帝对这几个儿子的亲情友爱教育基本上是完全失败的。
作为中国历朝皇帝中的佼佼者,康熙帝文攻武略、权谋手段,都称得上出类拔萃,难道唯独教不好这几个儿子吗?实际上,所谓的"九王夺嫡"背后,实际上是满族习俗与汉族王朝陈规的冲突问题。
满族的规矩
当我们回顾"九王夺嫡"之中的明枪暗箭时,往往会感叹皇权对人的影响之大,竟可以使亲生兄弟反目为仇、相互倾轧。但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康熙皇帝立胤礽为太子之前,从后金到清朝,就从来没出现过"太子"这号人物!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在继承人的问题上,虽然出现了"嫡、庶之分",但依然沿用的是推举制度:统治者去世后,身份最高的皇亲国戚们会综合考虑各位嫡子的身份地位、能力、实力、威望等各种因素,推选综合实力最强者为皇位的继承人。
例如,努尔哈赤去世后,年龄最长的是次子代善,战功最高的是第五子莽古尔泰,但综合各项因素来看,最后被推为继承人的却是第八子皇太极。
这种与汉族皇朝迥异的继承人制度,虽然保证了继承人是诸位皇子之中的最优秀人物,为政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必然会招来同样具有继承人资格的其他嫡子的嫉恨。
皇太极即位后,四大贝勒之一、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就极为不服。在大凌河之战中,皇太极斥责莽古尔泰不听指挥导致兵败时,早就窝了一肚子火的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大吵起来,还拔出佩刀冲皇太极比划("御前露刃"),最终降爵削兵,死后还被褫夺了宗室身份,可说是悲惨至极。
康熙的失误
康熙帝即位后,一直崇尚汉族文化,致力于用儒家文化治理国家。他开辟"博学鸿儒科",选拔宿儒名士入朝为官;亲自参拜孔庙,行三拜九叩大礼,还组织编辑、出版了大量儒学典籍。
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的消除了满汉之间的文化隔阂,促进了康熙年间的民族稳定。
作为儒家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早立太子,以固国本"的思想自然也被康熙全盘接受了。康熙十四年,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唯一嫡子、年仅两岁的胤礽被立为皇太子。这时,康熙皇帝也不过二十二岁。
年轻的康熙在政治智慧上还是相当不成熟,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早早确立太子的确是康熙皇帝一生中为数不多的重大失误之一。
康熙帝的失误在于,他并没有意识到确立太子这一行为对满洲贵族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在传统的汉族皇朝中,嫡长子是天生的皇帝接班人,在上千年的儒家思想熏陶下,其他儿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这一事实都能够坦然接受。个别不甘命运的,也会受到臣子和天下舆论的攻击,客观上限制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但在以其他皇子为代表的满洲贵族眼里,康熙的这一行为简直是不可接受:明明大家都有机会,就因为老爹的一句话,一下子都没指望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康熙的昏招还没完,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分别将长子胤禔等六个儿子封为郡王和贝勒,并赐给他们八旗领民,这实际上为太子树立了最为可怕的敌人。
这是为什么呢?在满族的理念中,主仆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主人保持忠诚是深植在每个满族人心中的绝对规则,一旦主仆关系确立,那么世世代代都无法更改,即使旗主家道破落,旗下子民无论地位多高,见到旗主时依然要行奴仆之礼。
奴仆尽忠,主子当然也要投桃报李,当旗主身居高位时,便会优先提拔自己旗下的子民,以此作为对自己忠实奴仆的回报。由此可见,当这些皇子拥有八旗领民时,身边就有了一大批盼望他们登上皇位,从而使自己飞黄腾达的朋党。
可以说,从这时开始,皇太子胤礽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作为康熙钦定的接班人,自然会成为这些觊觎皇位的兄弟们的靶子,时时刻刻都有倒台的危险。
扶不起的阿斗
"九王夺嫡"局面的形成,除了康熙的昏招组合拳之外,太子胤礽的表现也太不合格,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悲惨结局。
据史书记载,太子胤礽自幼天资聪颖、努力好学,成年后精明强干,颇有康熙的风范,在康熙出巡、出征时,多次监国理政,表现也相当不错,康熙曾称赞他:"皇太子自幼读书,深明大义,必然谨慎。上则祖庙社稷之福,下则臣民之造化也。朕不胜喜悦。"可见胤礽在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作为太子,胤礽在为人处世上问题就实在太大了。用现在的话说,胤礽的情商太低,基本上是负分。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在前往乌兰布通与准噶尔作战之前,突然生病,特地在行宫召见太子和皇三子。
但在见到康熙的病容时,太子胤礽居然表现的像没事人一样,毫无表示。这样的行为,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恐怕也免不了一顿胖揍,何况是太子?康熙虽然当时没有发作,但心里还是留下了一个疙瘩,对太子的看法便打了不少折扣。
随着当太子的时间越来越长,胤礽的行为也越来越放肆。皇长子胤禔曾向康熙帝密报:胤礽不仅日常行事"暴戾不仁",而且私自截留蒙古向朝廷进献的贡品,还纵容手下公然索贿等等。
虽然有些事情是捕风捉影,但大多数仍然属实。在此之外,太子身边还聚集了以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索额图为首的一干朝廷重臣,党羽众多,在朝中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看着太子日渐嚣张,康熙皇帝的耐心终于消磨殆尽了。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先是查办了索额图,削掉了太子的最大臂助,四十七年时,又以太子"绝无友爱之意......(胤礽)每夜逼近布城,裂缝窃视。从前索额图欲谋大事,朕知而诛之,今允礽欲为复仇......"为由,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虽然没过多长时间,由于诸位皇子之间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愈演愈烈,康熙第二次立胤礽为太子,希望诸位皇子能够安分守己。
但胤礽经过这一次折腾,精神大受打击,变得疯疯癫癫、精神失常。康熙五十一年,失望透顶的康熙第二次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并从此禁止大臣再提立储之事。
自此,胤礽一直被圈禁在紫禁城咸安宫中,直到去世。
纵观胤礽的一生,他原本是可以成为一代明君的,但由于康熙和自身的种种错误,最终落得这般下场,估计作为父亲的康熙帝心中也是痛悔不已吧。
雍正改弦更张
太子被废后,皇四子胤禛异军突起,成为了争夺帝位的另一有力人选,与皇八子等人所支持的皇十四子胤禵重新展开了夺位之争。康熙驾崩后,胤禛在皇十三子胤祥和年羹尧、隆科多等重臣的内外配合之下,终于达成夙愿,成功登上皇位。
经过"九王夺嫡"的腥风血雨,雍正皇帝深深体会到了册立太子这一历朝历代的制度在清朝是行不通的。
于是,在登基之初,雍正就确立了著名的秘密立储制度。雍正元年八月,雍正皇帝召见王公大臣,当众宣布:"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加审慎,此事虽不可举行,然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从事后效果来看,雍正皇帝所拟定的这一制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诸位皇子之间为了争夺帝位相互争斗的情况,使得接下来的皇权交接变得相对平稳。
从此之后,秘密立储就成为了清朝立储的沿袭制度,一直沿用至咸丰皇帝时。
咸丰皇帝驾崩后,由于他只有一位成年皇子,所以秘密立储制度才未实施。同治帝登基后,慈禧太后掌握了朝廷大权,皇位的继承人自然也由她指定,秘密立储制度也就成为了一张废纸,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