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科举制度,是古时候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是清朝时期的八旗贵族,当我没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其实,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试的录取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所以习惯上将通过会试的读书人称为进士。

  综上所述,进士的等级最高,举人其次,秀才最低。他们三者的命运前途也相差悬殊。

  进士出身的读书人,点了翰林后,往往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拜相入阁,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举人出身的读书人,如果不继续参加会试的话,在地方上混得教育局长一类的官职,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秀才出身的读书人,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除了见县大爷不用下跪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力。

  可是,古时候为什么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难道举人比进士还要高贵?

  这其实与乡试和会试的录取率有关。

  乡试虽然只省级考试,但却是科举制度里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环节,淘汰率之高,甚至超过了会试。

  明朝《文征明集》记载:“乡贡率三岁一举。合一省数郡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三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举人。又合数省所举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进士。”

  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举行一次,淘汰率却大为不同。乡试是30个人录取1个,会试是10个人录取1个,所以民间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当然,虽然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但举人的前途命运还是远远不及进士。特别是在明清时代,六部尚书、总督巡抚以及殿阁大学士等高级官员,都是为进士准备的。一名举人,没有立下特别的功劳,几乎是没有任何机会担任以上要职的。

  清朝名臣左宗棠,20岁就考中了举人,之后3次参加进京会试均名落孙山。如果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他这辈子很有可能就在乡下种田过日子了。

  为什么又有“穷秀才”的说法呢?

  这是因为,童子试虽然是最低级别的考生,可难度并不低。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难度有多高呢?有的人,到了白发苍苍都还没有通过童子试,依然只能被称为童生。

  在古时候,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只有家底殷实的家庭,才供得起家里孩子读书。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往往没读几年书,家里就给读穷了。最后哪怕侥幸通过了童子试,考取了秀才功名,家里也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你看,“穷秀才”是不是名副其实呢?

  “穷秀才”也只能继续往前考。因为接下来每过一关,他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考取了举人功名,就具备了当官的资格——能不能当上,是另外一回事。哪怕他此后会考落第,回来后还能获得学官一类的官职。在政治上,举人社会地位高,跻身当地名流阶层,能够与府县级别的地方官平起平坐。在经济上,举人不用交税,不用出徭役,还有更多收入来源。国家会发放一定数额的读书补助。这点补助不是很多,但足够普通家庭开销;很多人会将自家的田产、房产挂靠在他名下,这也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