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熹宗一去世,魏忠贤就立马倒台,阉党也四分五裂?
对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初,对于宦官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明太祖规定,宦官“不许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救诸司不得与文移往来”,“携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洪武十年(1377年),“有内侍以久事内廷,泛言及朝廷,即日斥还乡,终身不齿”。这些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从制度上杜绝了宦官专权。但在成祖时,宦官的政治地位却逐渐提高,因为朱棣在靖难之役时多依靠宦官,发现家臣可用,宦官是依附在皇权身上最有效的防身服。永乐三年(1405年),派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十八年(1420年),置东厂。并且选出一些宦官教他们读书写字,“选教官入内教习之”。英宗时,有宦官王振专权,以后,宦官专权的事时有发生。
明朝宦官组成的机构叫内府衙门,内府衙门有二十四个,为:司礼监、御用监、内关监、御马监、司设监、尚宝监、神宫监、尚膳监、尚衣监、印缓监、直殿监、都知监等十二监,惜薪司、宝钞司、钟鼓司、混堂司等四司,兵杖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洗衣局、银作局等八局。
二十四衙门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有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九员。提督太监掌管全部大小宦官,“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阁票是内阁对章奏草拟的处理意见,皇帝审定后,让太监用红笔写出批示,这就是“批朱”或“批红”。如果皇帝不够勤政,让秉笔太监代为批朱,宦官干预朝政就有了可能性。司礼监掌握批红权大约在宣宗之前,“司礼掌印之下则秉笔太监为重,凡每日(章)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秉笔内官遵照票拟字样,用朱笔批行,遂与外庭交结往来矣”。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成祖称得上明君外,其他皇帝大都比较平庸,有的皇帝甚至不理朝政,批红权被宦官牢牢把握,形成对内阁大学士的监督与制约权,阁臣不能随心所欲操作政权。
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他原名李进忠,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因为好赌欠下大量赌债,为了躲债和求得富贵,私自自宫后进宫。魏忠贤善于馅媚,讨好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太监魏朝和熹宗乳母客氏。魏朝与客氏的关系尤其亲密,是对食关系,即宫中太监与宫女结为一对,像夫妻一样生活。熹宗登基后,魏忠贤知道他们发达的机会来了,很快就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可他并不识字,客氏被封为圣夫人,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和魏忠贤的哥哥魏钊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他深深地清楚,自己提拔完全是讨得了客氏的欢心,若还想往上爬,必须下手出掉和客氏最亲密的魏朝。魏忠贤故意与魏朝争风吃醋,还闹到御前,要熹宗给他们裁决,这时客氏的心意己偏向魏忠贤,熹宗随了这个乳母的意,把魏朝赶出宫去。后来又借故把王安发配到了南海,在路上派杀手把他杀了。
熹宗是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喜欢做木工活,魏忠贤故意引诱他玩乐,经常在熹宗玩乐时请他批阅奏疏,熹宗就让魏忠贤去办。史料记载,熹宗“性好走马,又好小戏,好盖房屋,自操斧锯凿削,巧匠不能及。又好油漆匠”,‘旧与亲近之臣涂文辅、葛九思辈朝夕营造。造成而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当其斤研刀削,解衣盘礴,非素昵近者不得窥视。王体乾等每伺其经营鄙事时,即从旁传奏文书。奏听毕,即曰:‘尔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下移,忠贤辈操纵如意”。大权旁落入魏忠贤手中,整个内廷尽在魏忠贤的掌控下。
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被任命为东厂总督太监,掌管东厂事务。魏忠贤和客氏在宫中兴风作浪,阴谋陷害皇后妃殡皇子,使熹宗子嗣单薄。魏忠贤为了更大的利益,网罗了一大批投机取巧的官员,如给事中霍维华、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顾秉谦、南京礼部侍郎魏广微、阮大诚、给事中傅应星,他们形成一个庞大的集团,打压正直派官员,被称为阉党。其成为朝中一大势力集团,很多宦官和邪恶派官吏投靠魏忠贤,形成了以魏忠贤为核心的阉党势力。但是魏忠贤的权力来源于没有制度保证,仅依靠熹宗个人的宠爱。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去世。魏忠贤立马倒台,阉党也四分五裂。继位者思宗将魏忠贤发配至凤阳,魏忠贤在去凤阳途中自缘身亡。
明阉党出现,一方面使明统治更加黑暗,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制约着内阁等朝臣大权的膨胀,以强大的威慑力震撼着朝臣,使之不敢越矩,在自己己定的范围内活动。此外,明朝并不像唐朝后期政治那样,赋予宦官直接处理军政要务大权,因此尽管熹宗不理朝政,但皇权也不至于被朝臣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