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一死,他的儿子曹丕反倒立刻就称帝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一生都没有代汉自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丕继位就代汉称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的一生,背负了无数的骂名。其中最重的一条,就是他谋逆篡汉。在他生前,刘备和诸葛亮就声称曹操,名为汉相,其实汉贼,说他要篡位称帝。但是,终曹操一生,他也没有称帝。倒是他的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继位为魏王,不久就迫不及待地让手下去逼迫汉献帝退位,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在接受禅让后,曹丕建立了魏朝,终结了汉朝的统治。那么,为什么曹操一辈子也没有称帝,曹操一死,曹丕反倒立刻就称帝了呢?
一、曹操为何不称帝。
曹操一生没有称帝,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是他自己没有称帝的勇气,而客观的原因是当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曹操和那些割据势力不一样,在刚起兵的时候,曹操确实是有匡扶汉室的心思的。在发动讨董的战争中,他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虽然自己是联军的发起人,还是将盟主之位让给袁绍。在董卓撤往长安的时候,联军的其他人都天天置酒高会,只有曹操一人前往追击。在荥阳一战中,曹操被董卓的部下徐荣打败,几乎遭遇不测。
在汉献帝逃难关东的时候,只有曹操去奉迎了困难时期的汉献帝。曹操采纳部下奉天子以讨不臣的主张,建立了大义的名分。曹操在汉献帝的政权中,录尚书事,假节钺,成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人物。这也给了那些攻击他的人以口实。
但是,随着曹操势力的增长,他的心态也有了变化。他在自己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他阐明了本来自己只是想做一个匡扶汉室的臣子,可是世事变迁,到现在走到了这个位置。自己已经不可能回头,交出手中的权力,那样自己只能是自取其祸。
不过,虽然曹操内心有了称帝代汉的心思,可是多年的思想束缚使得他不敢、不想也不能迈出那一步。本来想作为汉朝的忠臣的人,却成为汉朝的掘墓人,曹操实在难以走出这一步。所以,曹操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不称帝,而是把称帝的事情交给儿子去做。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如果真的天命所归,那么自己就做个周文王一样的人物。
在曹操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下,曹操不自觉地为自己找着推脱称帝的借口。他奉迎汉献帝是为了占有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大义名分,用它为政治旗帜来征讨四方。所以,在他认为称帝的时机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他是不会放弃这个最有力的政治武器的。
在曹操起兵之后,他的发展壮大有着他个人的政治和军事能力,也有着他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吸引力。在这个旗号下,曹操最大可能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才。在他的手下有大批心怀汉室的人们,这些人在曹操的最初发展时期,是曹操有力的帮手。可是,当曹操想要代汉的时候,就成为了他的巨大阻力。曹操一方面要借助他们的力量统一天下,一方面还要推进自己的代汉的事业,这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这个过程到了曹操去世的时候,曹操也认为没有完成。
除了曹操集团内部的矛盾,让曹操更看重的矛盾是对外的刘备和孙权的敌对势力。当时,刘备和孙权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指斥曹操是汉贼,用来争取大义的名分,团结心怀汉室的人群的拥护。曹操不称帝,他们的政治攻击就没有基础。反过来曹操倒指责他们是不臣于汉室的逆贼。这样,在政治上曹操能够占上风。
而到了曹操生命的最后时刻,孙权袭取了荆州之后,还上书劝曹操称帝。曹操一边看信,一边说孙权是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这个时候,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曹操不是没有称帝的机会。可是,这个时候听取孙权的建议称帝,就会把刘备的打击方向转到自己身上。作为军事家的曹操自然不会这样做,而且当时曹操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自知自己时日不多的曹操,就没有再去做代汉称帝的打算了。
二、曹丕为何称帝这么迅速。
可是,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在继位为魏王后,却当仁不让的迅速代汉称帝,建立了魏朝,取代了汉朝的统治。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曹丕继位后,当时的形势已经和曹操在世的时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内部形势和外部形势上,都逼迫着曹丕做出决断,以稳定曹家的统治。
曹操一死,曹丕继位,但是曹丕的才能比较低,不足以像曹操那样控制住错综复杂的局势。当时,他手下的青州兵就发生了兵变,鸣鼓而去,没人阻拦。在人心浮动的情况下,曹丕只有快刀斩乱麻,将曹操留下的汉朝和魏王的双重统治模式打破,彻底确立曹魏的统治。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混乱思想,稳定自己的统治。
而在当时,曹魏的内部环境也已经具备了代汉的条件。曹操虽然说自己没有代汉称帝的念头,可是他以周文王自居,当然要为子孙打算,扫清阻挡曹魏代汉的障碍。他一步步培植忠于自己曹家的势力,对于那些忠于汉室而不忠于自己的人,毫不心慈手软,一律剪除。
在这些人中,最典型的就是荀彧。荀彧是曹操称为是自己的张良的人,在曹操的事业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曹操对他也十分器重,不但给他高官厚禄,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荀彧的儿子,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可是,就是因为荀彧心怀汉室,在曹操晋位国公加九锡一事上明确反对,曹操就将他软禁在军中。后来,曹操送给荀彧一个食盒,荀彧打开后一看是空的。领悟了其中意思的荀彧随即服毒自尽了。
曹操连荀彧都根本不手软,何况其他人呢?经过曹操长期的努力,终于逐渐肃清了内部的反对势力,等到曹丕的时候,内部要求他称帝的呼声不可遏制。这一切都是曹操为曹丕留下的有利条件。
而外界的环境上,由于孙权袭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刘备和孙权已经反目成仇。为了防止自己陷入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孙权被迫向曹丕投降称臣。在这种情况下,曹丕称帝的话,最多只有刘备对自己发动攻击,而自己和孙权两个势力共同压制刘备,刘备也难以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对自己威胁不大。
因此,为了稳定自己的曹家江山,顺应手下改朝换代的呼声,同时又拥有内部和外部的有利环境,曹丕毫不犹豫地以禅让的方式取代汉朝,建立了曹魏的政权。
结语:
曹丕称帝后,首先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从此,在曹魏的控制区,政治上的两元化变成了一元化,所有的人不是忠诚于曹魏的都是敌人。而曹魏也是从这时起,将刘备建立的蜀汉视为最大的敌人。所谓汉贼不两立,刘备视曹魏为贼,而曹魏也视刘备为贼。双方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而曹丕的称帝,也带动了刘备和孙权的称帝。刘备是以继承汉统的名义称帝的,而孙权则是以汉室已亡,自己也有资格称帝的名义称帝的。自此,三国进入了真正的三国鼎立的年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