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死后,李严反而伤心流泪,也跟着激愤而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病逝,作为敌人的李严为何伤心大哭,并跟着“激愤而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对李严并不了解,因为诸葛亮的光芒实在是太强大了,但事实上,李严这个人,还是非常有才能的,除开诸葛亮,李严应该算是蜀汉当时的二把手了。刘备白帝托孤时,大家都非常关注诸葛亮,但却很少有人关注李严,殊不知,李严也是这件事情中的主角!

  《三国志》: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看到了吧,本质上来说,李严其实也是托孤大臣之一,刘备去世前,是让李严同内外军事的。而且在此之前,刘备火箭般的提拔李严,直接把李严提拔为了尚书令,可见刘备其实是非常看重李严的!

  李严原本是荆州刘表的手下,非常有才干,后来曹操南下,进入荆州,李严不愿意效命于曹操,便进入了益州,投奔了刘璋。在刘璋手下,李严做到了成都县令,获得了好评。可见李严这人,办事其实是非常有一套的,无论是在刘表手下还是刘璋手下,都干得不错。

  再后来,刘备打进来了,刘璋认为李严是个人才,于是便任命李严代为护军,让他带兵去绵竹抵抗刘备,结果李严直接投靠了刘备。要说刘璋也是笨,李严原来就在荆州当差,而刘备也在荆州待了好几年,名声非常不错,李严肯定是了解刘备的,这个时候,咋能让李严去抵挡刘备呢?

image.png

 

  刘备平定益州后,见李严是个人才,而且还主动投靠自己,于是任命李严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而李严在自己的任期,也确实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不仅是开山建河,把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付起山贼叛军,那可是相当猛的,曾以郡兵五千大败数万敌军,维护了刘备后方的和平。从李严的经历来看,他既擅长行军打仗,又擅长治理国家,是一个多功能人才。除此之外,李严这个人还曾参与制定了蜀汉的法律,可以说是啥都能干,啥都能干好!

  《三国志》: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可以说,李严在刘备手下的表现非常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不过因为刘备霸业初成时,手下的人才实在太多,所以李严暂时只是在郡县上为官,并没有进入蜀汉高层。不过李严的运气极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遭到大败,蜀汉大量的精锐人才损失,使得蜀汉国内严重缺乏人才。刘备身边出现了人才匮乏,再加上东吴虎视眈眈,刘备不敢返回成都,于是刘备打算就住在白帝城了,重建个小朝廷,以此阻挡东吴。而李严由于才能出众,便被刘备召了过来,任命为尚书令。

  在这一阶段的相处中,李严的表现应该是让刘备非常满意的,所以在刘备去世前,他专门把李严提拔为托孤大臣了,让李严做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虽然刘备的本意是让李严留在这里阻挡东吴的进攻,蜀汉大权还是交给诸葛亮的,不过能得到这种任用,也足见刘备对李严的看重了。但是也正是因为刘备的这个操作,让李严产生了误解!

image.png

 

  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且刘备让李严统内外军事,这让李严模糊了自身定位,认为自己能和诸葛亮斗了,能够入住蜀汉权力中枢了。于是接下来便发生了许多搞笑的事情,比如李严劝诸葛亮在益州内部划分出一个巴州,劝诸葛亮加九锡,以此要挟诸葛亮给他升官分权。而诸葛亮这边呢,为了大局着想,想要李严帮着他一起北伐,也不断地给李严升官,给李严权力,不过这种操作倒是变相的助长了李严的嚣张气焰,认为他能够和诸葛亮相斗,能够搬倒诸葛亮,于是便发生了李严假传军情一事。

  当时诸葛亮正在进行第四次北伐,而且这一次诸葛亮在军事行动上打得非常顺,取得了不错的胜利,照此继续下去,还真有可能击败曹军。但是这种胜势在李严看来却并不是非常好,因为一旦诸葛亮成功,那他李严就不要再想搬倒诸葛亮了,于是李严使出了拙劣的手段,派人假传军情,说大雨连绵,粮草供应不上。粮草都跟不上,那还打什么打,于是诸葛亮只能无奈退兵。看见诸葛亮退兵,李严又假装不知情,说打得好好的,咋地又退兵了呢?

  这前后不一的言行,顿时惹怒了诸葛亮,之前李严瞎搞,诸葛亮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次他忍不了了,因为这阻碍了北伐大局!于是诸葛亮联合众人弹劾李严,将李严给贬为了庶人,流放梓潼郡。可以说,在和诸葛亮的斗争中,李严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他完全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不过既然诸葛亮活着时,李严不是他的对手,那为啥诸葛亮死后,李严不趁机重整旗鼓反扑,反而是伤心流泪,也跟着激愤而死了呢?

image.png

 

  事实上,李严之所以会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李严指望着诸葛亮重新提拔他

  李严虽然在和诸葛亮的斗争中失败了,但他一直是对诸葛亮抱有希望的。当时的蜀汉本来就缺乏人才,而李严才能不错,只要李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好好改正,说不定以后诸葛亮会网开一面,重新提拔他。但现在诸葛亮死了,没人能够提拔他了,所以他因此激愤而死。

  《三国志》: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这一个理由是三国志中记载的理由,也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理由,不过除了这个理由,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二、李严看到了魏延杨仪之争

  看过正史的朋友都知道,魏延这个人其实是非常高傲的,经常得罪同僚,要不是诸葛亮一直维护他,估计魏延早就被弹劾下去了。不过从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来看,魏延之死,其实是令人非常疑惑的。

  诸葛亮临终前,曾把杨仪、姜维、费祎等人召集在一起开会,安排好了后事。但是这个会议却独独没有邀请魏延,这就让人非常疑惑了,好歹魏延也算是蜀军中的二把手啊,为啥诸葛亮不叫魏延来开会呢?不把兵权交给魏延我们比较好理解,因为怕魏延带着军队继续和司马懿打嘛,怕魏延玩不过司马懿。但是不叫魏延来参加临终会议是什么操作?诸葛亮亲口交代肯定比杨仪费祎他们去传令要有效得多吧?

  没叫魏延参加会议是疑点一,而疑点二就更为奇怪了,那就是诸葛亮让杨仪统兵。杨仪和魏延的关系那可是水火不容啊,两个人坐在一起就要互相操刀干起来的那种,而且诸葛亮对此是完全知晓的,那他为啥要让杨仪去统兵呢?这不是摆明了要刺激魏延吗?很多人说诸葛亮可能没考虑那么多,他就是单纯的看重杨仪,可诸葛亮在给刘禅的密信中明明不看好杨仪啊!

  《三国志》: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

image.png

 

  综合上面的两大疑点,我们不得不怀疑,诸葛亮在临终前的这个安排,其实就是想借杨仪之手除掉魏延,然后借蒋琬费祎之手除掉杨仪!而事实的发展也果然是这样的,杨仪统兵后,魏延对此不满,主动出兵进攻杨仪,被杨仪击败斩杀。之后杨仪回到蜀汉国内,并没有因此受到奖赏,反而是被闲置在一边,甚至丢了原来的官,地位一落千丈,最终因发牢骚被费祎告发,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魏延算是当时蜀军军方大佬了,而杨仪算是文官大佬,按理说这两人在诸葛亮死后,应该能进入权力中枢,但他来却被设计干掉了,反而是蒋琬费祎渔翁得利,这就让不得不让李严深思了。李严是见识过诸葛亮手段的人物,看到魏延杨仪的下场,他不得不怀疑这是诸葛亮一手的安排,而目的就是为了给蒋琬铺路。前面两个重要人物都没能落得好下场,以自己之前的地位,诸葛亮能放过自己吗?万一诸葛亮担心他死后李严反扑,威胁到蒋琬,留下了后手处理李严怎么办?这就意味着李严必须死,因为他活着就是对蒋琬的威胁!

  李严并不傻,通过杨仪魏延之事,他想到了自己,害怕诸葛亮会派人来杀掉自己,于是干脆主动认怂,选择为诸葛亮大哭激愤而死,这至少是个体面的死法,而且自己认怂也可以保全家族性命。要是自己不体面的离开,等到那边动手,李严家族很可能更惨!

  事实上,李严死后,他的儿子确实并没有被牵连,只是被贬到了朱提做太守。而这个朱提在哪里呢?就在现在的云南昭通一代!在当年,那里可并不是一个繁荣的地方,可见李严儿子虽然没有被诛杀,但也并没有受到多少优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