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孙权不积极进取去统一天下,开创自己的帝业?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比曹操刘备多活了三十年,为何没能统一三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事实上,虽然孙权曾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在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但魏、蜀、吴三国中,最没有机会统一三国的一方,恰恰是东吴!也就是说,孙权虽然比曹操刘备多活了三十年,但他并没有能力统一天下,关于这一点,诸葛亮在《绝盟好议》中说得明明白白!

  相比于曹操和刘备,孙权的命非常好!他的起家过程并不坎坷,没有刘备的颠沛流离,没有曹操的屡战屡败,因为东吴的创始人,其实是孙策!曹操和刘备前期吃的那种苦,都是孙策帮孙权吃了,等到孙权接管权力时,江东的核心版图,都已经被打下来了,所以说孙权继位之时就已经有了不小的资本,比曹操和刘备前期好多了!而且在孙权的执政生涯中,东吴其实还打了不少漂亮仗!

  赤壁之战,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准备一举渡过长江,拿下江东,吓得江东人心惶惶,危难之际,孙权宁死不降,命周瑜率军硬抗曹操,最终大败曹军,解除了外患,并趁机统一了江东内部!

  襄樊之战,孙权命吕蒙偷袭荆州,大败关羽,虽然手段令人不齿,但也确实为东吴开疆拓土了,增加了不少的实力,而且还打断了蜀汉的上升之路,算是解除了蜀汉对自己的威胁,非常漂亮!

  夷陵之战,刘备以倾国之兵伐吴,孙权先是示好曹丕,然后命陆逊出击,最终击败刘备,打得蜀汉损兵折将,彻底失去一统天下的希望。之后,孙权立马撤军回援,又抗住了曹丕的进攻,成功地稳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操作令人惊掉了下巴。任谁都想不出,孙权的操作竟然会玩得这么溜!

image.png

  夷陵之战没多久,刘备去世,自此,孙权算是熬死了他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按理说,孙权都已经把曹操和刘备给熬死了,且比他们还多活了三十年,他应该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可接下来的天下格局,却变得非常稳固,孙权既没有趁蜀汉虚弱西取蜀汉,也没有趁诸葛亮北伐大举讨伐曹魏,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孙权不积极进取,去统一天下,开创自己的帝业呢?

  关于这个问题,作为同时代的精英,诸葛亮是非常明白的,他也曾在《绝盟好议》中直接讲明了孙权未能统一天下的原因!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大权,当时许多人都想继续伐吴,为刘备报仇,为蜀汉死去的将士报仇,但诸葛亮拦住了这些人!诸葛亮知道,蜀汉在三个国家中,是最为弱小的,蜀汉要想击败曹魏、匡扶汉室,只能和东吴联合,如果和东吴交恶,蜀汉势必需要抽出一部分兵力来提防东吴,这样的话北伐军队的实力就会被减弱,所以在诸葛亮的运筹之下,蜀汉和东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双方都暂时放下了成见,共同抵抗曹魏!

  然而到了黄龙元年(229年)这一年,局势又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孙权称帝了!在此之前,蜀汉一直视自己为天下正统,自己才是刘家人建立的汉朝,而曹魏,只不过是篡汉建立的伪政权,至于东吴,只能算是一个诸侯国,并不能和曹魏、蜀汉并列!然而现在孙权竟然称帝了,这无疑于动摇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所以蜀汉众臣建议,和东吴绝交,出兵讨伐东吴!而就在群情汹涌之际,诸葛亮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image.png

  《绝盟好议》:权,有僭逆之心久矣!
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犄角之援也。……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

  诸葛亮此文,抛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蜀汉为何要交好东吴?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利用东吴来对抗曹魏,即便东吴在北伐这件事情上不卖力,但只要两国交好,东吴就不会对蜀汉动兵,那么蜀汉就不需要分兵防备东吴,能够全力北伐进攻曹魏!

  另一个观点是孙权并非不想统一天下!当时的蜀汉众臣,其实和我们现代人一样,都没看懂孙权的操作。当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把曹操打得那么惨,差点迁都了,孙权完全可以从合肥进兵,配合关羽的北伐,结果孙权却出兵偷袭了荆州,斩杀了关羽。此举无异于自毁前程!于是蜀汉众臣都认为孙权这个人的志向就是三国鼎立,他并没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这个看法其实到了现在仍然比较流行,众人都觉得孙权只想偏安一隅,不想一统天下。不过诸葛亮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注意诸葛亮的那句“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这句话其实就说明,孙权并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他并不是那种只想三足鼎立之人,他是有大志向,想要一统天下的人,只不过他的实力不允许而已!就像曹魏一样,他难道想三国鼎立吗?怎么可能!只不过是实力不足而已!也就是说,孙权比曹操刘备多活了三十年,之所以没能统一三国,并非因为他无此志向,而是因为他的实力不足以统一天下!而孙权的实力不足,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image.png

  一、打不过蜀汉和魏国

  虽然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曾击败曹操,在夷陵之战中曾击败刘备,但这都是占了地理的优势,是小概率事件,真要让孙权去进攻蜀汉和曹魏,其实他并没有那个能力!

  西取益州,其实从周瑜开始就有这个打算,但这个想法很好,操作起来的难度非常大!益州这个地方多山,易守难攻,若强行进攻,必定损兵折将,要想攻下益州,只能等当地的政权自行腐化,否则绝难成功!孙权也不是没想过西取益州,可打了好几次都没能占得便宜,所以只能灰溜溜地撤退!直到蜀汉灭亡时,其实东吴仍然有西取益州的想法,不过罗宪仅凭孤城便牢牢地挡住了吴军六个多月,挫败了吴军的战略!

  东吴连蜀汉都拿不下,更不要提魏国了,魏军比蜀军还要更为厉害,吴军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事实上,在魏蜀吴三国中,吴军的陆战能力应该是最差的,而魏军的陆战能力应该是最强的,所以若是堂堂正正硬拼,吴军是根本不可能打赢魏军和蜀军的,吴国根本不可能一统三国!

  二、吴国世家大族并不愿意北伐

  虽说吴军的陆战能力比不上蜀军和魏军,但是吴国的名将还是非常厉害的,周瑜、吕蒙、陆逊、陆抗,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足以吊打一方!其中的陆逊父子,更是三国最为出名的名将父子,陆逊不仅击败刘备、关羽,而且击败曹休等一众魏国名将,军事能力非常出色,然而在北伐曹魏这件事情上,陆逊的表现却非常拉胯!

  偷袭荆州,击败关羽,陆逊表现得多么的厉害?夷陵之战,火烧刘备,陆逊表现得多么睿智?可为何在对阵魏军的时候,陆逊的表现就差了许多呢?虽然陆逊统兵北伐,很少有大败,但他也很少有大胜啊!连诸葛亮这种做后勤的人,通过学习锻炼,都可以北伐曹魏,力压司马懿,把魏军打得狼狈不堪,为何陆逊做不到呢?

image.png

  事实上,这并非陆逊做不到,而且他不愿意而已!陆逊是江东陆家的代言人,而陆家乃是江东世家大族的翘楚,这些世家大族在江东过得好好的,有吃有喝,非常富足,他们根本不想北伐,不想去和曹魏拼命,因为最终都是他们在出钱啊!所以说,他们虽然表面支持孙权北伐,但一直在消极行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陆逊、陆抗父子虽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但始终没能北伐成功!

  三、孙权自身军事能力不足

  吴国的世家大族不想北伐,这一点我们知道,孙权更加知道,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很多人会说,既然世家大族不支持,那孙权自己领兵督战不就可以了吗?刘备亲征、曹操亲征,带来的压迫感可是非常强的!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错,但问题是孙权的军事能力太差,比不上刘备和曹操,这一点可以看看孙策的评价!

  《三国志》: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孙策认为,自己不如孙权会治国,而孙权也不如自己会打仗,总体意思就是说孙权这个人的才能是在治国上,而不是在打仗上!这个评价还是非常到位的,不过孙权显然是不愿意承认的,于是他效仿孙策,多次统兵作战,结果都被敌人吊打!自此以后,孙权也彻底认清了现实,不再亲自统兵作战了。而孙权无法亲自统兵,便只能将军队交给那些名将,可名将们都不是真心北伐,孙权一统天下的希望,自然也就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