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作为七雄之一,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衰败的呢?

  魏国,这个春秋时期的魏国可不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这个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要说起魏国的先祖,他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应为封地在毕地才得了这个毕姓。后来毕国被西戎所灭,毕万与其后裔就沦为了平民,春秋初期投奔了晋献公在得以重用。

  毕万得以重用后率领大局灭了姬姓的魏国,晋献公从而把魏国疆土封给了毕万,并把魏姓赐给毕万,此时的魏国也就成章了起来,所在封地的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陕西、河南、陕西河北的的部分地区。后来毕万死后毕万之孙
魏犨因为随公子重耳出亡有功, 晋文公重耳继位后,令魏犨承袭魏氏的封爵,公元前453的时候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分割,此时的魏国国君魏斯也就是历史上的魏文侯

image.png

  说起这个魏文侯,可以说在位时进行了大胆的变法革命,首先修剪了礼贤台,这个礼贤台顾名思义就是只要才能,有对国家发展正确的宏观发展计划,魏文侯就在礼贤台拜授,拜师卜子夏,三请段干木、交友田子方,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率先的称雄七国,奠定了魏国的百年霸业。魏国的崛起主要的功劳就是魏文侯所实行的变法和政治改革,只要表现与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在军事上采用了吴起的武卒制度,精选青壮年进行训练,建立了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他所制定的法制建设和变法制度影响了后事2000多年的历史。把儒家的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高度,达到了一个收买人心的政治目的。包括秦国的,秦献公、秦孝公和商鞅都是参照魏文侯指定的方针来实施的。对中国后事的帝王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文候死后武侯继位,武侯在位25年来,重用吴起进行国家改革,国力持续上升,不断的东征西讨夺取楚国的大部分土地,为政治中心东移奠定了基础。等魏惠王在位的时候魏国已经称霸中原一百多年了,后为了奠定中原霸主的形象,魏惠王率领诸侯一起朝拜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提到魏国就不得不提的一个成语了,围魏救赵,当时魏国要攻打赵国魏王派大将庞涓率兵前去讨伐,于是赵国就请齐国出兵救援,许诺只要齐国出兵就把中山的城池献给齐王。齐王派田忌与孙膑领兵去为赵国解围,于是孙膑派兵把魏国围住,扬言要攻打魏国国都襄陵。庞涓率大兵出击魏国国内空虚,于是班师回朝解魏国之危,于是赵国的危机就就此化解。这就是围魏救赵。

  这之后魏国就要自立为王,于是韩国不认可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跟本不是魏国对手,于是求助齐国,齐国又一次的使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只不过这次是韩国,魏军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于是停止了攻击韩国,转向与齐国决战,最后还是被孙膑算计在马陵设伏歼灭了魏军10多万人。此战之后魏国实力收到了严重的削弱,就此头号强国变成了二流强国了,魏国中原霸主也变成了齐国秦国争霸的局面。

image.png

  马陵之战后魏国算是一蹶不振了,齐国加强了对魏国的攻击,使得魏王在徐州承认齐国称王,魏国与齐国的关系也在徐州相王得到了缓解,不过秦国却一直在西边攻击魏国导致魏国大部分封地相继落入秦国,魏国感到秦国带来的威胁,这个时候魏王也不知道抽啥风要调戏楚国,于是联合齐国、韩国伐楚。楚国夺了魏国八座城池,合纵失败之后秦国为了打开中原通道,攻占伊阙,全歼韩国、魏国、东周联军,这时魏国与韩国的国力精锐损失殆尽,根本没有力量单独抵御秦国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