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面基并不大,为什么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魏国,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中后期,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到了战国时期,除了几个小国外,天下出现七个实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战国七雄,魏国便是之一。

  让人奇怪的是,魏国的面积并不大,大多时候保持在2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楚国最大时拥有150万平方公里。

  两者相差如此悬殊,魏国为什么能跻身战国七雄行列,存活230年呢?

  在古时候,国土面积的大小能够影响到国家实力的强弱,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就是肌肉力的战争,肌肉力又分为人力和畜力,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兵强马壮”。

image.png

  面积大就实力强吗?并不然,楚国最鼎盛的时候,疆域达到15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天下了一半,可是却没能统一六国。

  这说明单论土地的广袤并没用,而是要看这块地方是否能产出优质和众多的人口和牲畜。

  图二是东汉人口分布图,它是经过了秦朝时期的巴蜀大开发,汉朝时期的关中大发展和江淮大开发后的数据。

  如果没有这些开发,时间退回到战国时期,人口分布的差距会更加明显。

  当时的楚国、秦国、燕国虽然面积大,但大多都是蛮荒之地,没有战略价值。

  但是魏国的土地却不同,三家分晋时得到了山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这是当时天下最好的农业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这也是魏国在建国初期就相当强大的根本原因。

image.png

  从某种角度来说,魏国继承了晋国的衣钵。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超级强国,楚国是单纯的军事强国,但是晋国是综合性强国,战争的结果自然以晋国取胜而告终。

  魏国不仅占据启动优势,而且魏文侯率先变法,吸纳大量的文武人才,结盟赵、韩两国,同时压制楚、秦、齐三个边陲大国。

  到了魏武侯时期,晋国确定灭韩吞赵,恢复三晋统一的战略目标,如果达成这个目标,天下就不再是战国七雄,而是一超六强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魏国地处四战之地,非常容易陷入多线作战的局面。

  所以,这就要求魏国不仅军事实力要强,而且还要强大的外交谋略,像秦国远交近攻一样,孤立对手,逐个击破。

  可惜的是,魏国没有高明的外交家,只得依赖军事力量。

  尽管魏国军事实力强大,可是敌人却越打越多,赵国和韩国拼死抵抗,齐国和秦国趁机介入,逐渐形成对魏国的战略包围。

  在多线战的情况下,魏国在南面不能灭韩,北面不能吞赵,东面连续战败,西线又失去河西、函谷等战略重点。

image.png

  这时候的魏国,不仅从战国初期的霸主地位掉了下来,还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既然如此,魏国为什么还能维持战国七雄的身份?这个就归功于多国博弈,两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秦国踏着魏国战败的灰烬崛起,不断地攻击关东六国。东方六国为了抵御秦国,维持平衡,只能让魏国保持强国的地位,用来堵住秦国东进中原的要道。

  于是,魏国不仅避免了灭国的危险,而且还能够继续保持战国七雄的地位。

  从三家分晋到秦灭六国,魏国存在230年,前期率先变法加上三晋联盟,因此强大了近百年。

  后来实力衰弱,联盟破灭,却能再延续一百多年,关键在于政治博弈。

  这在后来的历史中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孙刘权的三国鼎立,比如北宋时期,宋辽夏的三国博弈。

  这个道理对韩国也是一样,它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却有地理优势,上党之地将魏一分为二,也堵住秦国东进中原之路,所以在中原诸国的支持下,维持韩国七雄的地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