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也是魏国大将,为什么名气却不高呢?
广大三国迷们都能够发现一个现象:三国前期猛将如云,激烈的厮杀场面此起彼伏,而到了三国后期,悍猛的战将越来越少,能拿得出手的没有几个,而精彩的战斗场面也如凤毛麟角,极其稀少。
但是偶尔也要冒出来几个猛将,比如曹魏阵营中,就出了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他就是王双。
王双是魏国大将军曹真举荐的。诸葛亮北伐中原,兵至陈仓。这段时期不但蜀汉方面人才凋零,后继乏力,曹魏一方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将二代的年轻一辈们有出息劲儿的也没有几个,像乐进的儿子乐綝(chēn),张辽的儿子张虎,都是些配搭打酱油的水平,比起他们的父辈来简直是云泥之别,根本就不堪一提。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得挖掘人才,曹真就向皇帝曹叡举荐了这位猛将王双。
书中说,王双这厮乃是陇西狄道人氏,生的是“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高大魁梧,相貌凶恶。他的兵器是一把大刀,重达六十斤,“开两石铁胎弓”,力大无穷,还“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还骑着一匹“千里征大宛马”。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王双在远程、中程、近程三个范围都具备着强大的杀伤力,非常凶悍,还被号为“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么优秀的人才当然应该重用,曹叡就赐王双锦袍金甲,封“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让他随大将军曹真出征西蜀。
王双果然不负众望,一出马就大显神威。先是“战不三合”,刀劈蜀军裨将谢雄;蜀将龚起接战,“交马只三合,亦被双所斩”。
随后,诸葛亮派出廖化、王平、张嶷三将率兵迎战。张嶷挥刀纵马,出阵大战王双,“数合不分胜负”,王双诈败而走,张嶷随后穷追而来,但蜀将王平发现情况不对,王双必然有诈,紧呼张嶷休赶,但已经迟了,王双放出流星锤“正中其背”,张嶷被打得抱鞍吐血而回。王双返身追来,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
当时,蜀军中武艺最为高强的就是魏延了。当时王双率兵来至陈仓时,魏延就主动向诸葛亮请命,要迎战王双,但诸葛亮拒绝了,理由是魏延“乃先锋大将,未可轻出”,才派谢雄、龚起等人出战,结果连输三阵,损兵折将。
后来诸葛亮令魏延在陈仓道口设下埋伏,王双追击蜀军,后寨火起,慌忙回救,路过一片密林时,魏延突然杀出,抡刀直取王双,王双“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壮烈殉国。
那么,如果魏延与王双在两军阵前堂堂正正地厮杀,又是怎样的结局呢?咱们就来分析一下。
到了三国后期,名将凋零,擅长在两军阵前格斗厮杀的猛将愈来愈稀少。诸葛亮北伐期间,曹魏方面武艺最为高强的是大将张郃,而蜀汉方面唯一能够与其抗衡的就是魏延了。魏延这个人一向骄矜狂傲,目高于顶,天底下他能放在眼中的也没几个人。在曹魏方面,张郃是魏延最强大的对手,而其他人,魏延还真没当回事。
正是基于这种心态,魏延并没有觉得王双有多么厉害。而王双确实表现不错,连斩谢雄、龚起两员蜀将,还打伤了张嶷。但我们都知道,谢雄、龚起不过是蜀军中的两员“裨将”,毫无名气,也不曾见有何出色战绩。而张嶷虽然作战勇敢,但武艺平平,他挨敌人暗器又不是头一次了。大家记得,诸葛亮南征孟获,在银坑之战时,张嶷曾经与祝融夫人在阵前有过一次交锋,“战不数合”,祝融夫人诈败而走,张嶷追去,祝融夫人放出飞刀,张嶷“急用手隔,正中左臂,翻身落马”,被敌人生擒活捉。
所以说,张嶷本来就是个愣头青,屡次中招也不足为奇。而王双这种伎俩并没有瞒过作战经验丰富,警惕性很高的王平。王双返身追杀,还被廖化、王平截住。
魏延这个人比较诡谲,他本身就极其擅长诈败,戎马一生,共诈败七次,无论男女老少,魏延都统统诈败,甚至还成功哄骗住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将其诱入上方谷。王双这两下子,想瞒过“三国第一诈败大师”魏延,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派魏延设伏阻击王双,是在敌后腹心地带行动,所带人马很少,书中说,魏延斩杀王双后,率部返回,“手下止有三十骑人马,望汉中缓缓而行”。魏延手下只带着三十骑人马,假如发生了意外,魏延必须以这点微弱的兵力突围而出,返回汉中。万一战斗计划失误,突袭没有成功,那他就必须凭着自己的武艺硬撼王双,全身而退。魏延是蜀汉重将,如果他不具备击败王双的实力,诸葛亮岂敢让他仅率三十骑就深入敌后,执行这样的任务?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即使魏延不是突袭斩杀王双,而是堂堂正正地与其在阵前厮杀,魏延也有十足的把握将其杀败,否则诸葛亮是决不会派他这样的重将仅带着这点点兵力去阻击王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