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政建立新朝后,为什么要建立五等分爵制?
王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为什么小编告诉你。
王莽篡政与代刘篡汉
王莽本是西汉末年王政君太后的侄子,是西汉的外戚,西汉末年,皇帝年幼,西汉中央政权极为不稳,长时间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王政君韬光养晦数十年,通过对内服侍母亲、兄长,对外结交贤士使得自己的名声与才华均受到外界的好评。公元前22年,王莽利用在其伯父王凤身边的机会,所极力表现出来的恭顺让王凤深感到家族大业适合托付于王莽,于是临终前要求王政君对王莽格外照顾,王莽由此受到朝廷重用扶摇直上,最终利用自己外戚的身份登基为帝。
五等分爵制
五等分爵制实际上就是对恢复“礼制”的一大实践,先秦文献《礼记》中倡导因德封爵,而不是秦汉以来的军功封爵制,以德行的好坏来取代战场上的杀伐,这是王莽的高妙之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王莽以“和平”的方式即非军事政变也非暴乱,不费吹灰之力,将刘氏政权改姓建立新朝。
五等分爵制本身与王莽个人的喜好有直接的关系,王莽为了塑造一个“明君英主”的形象,极力推崇“古制”,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登上皇位大造舆论声势,此外也为了迎合当时的文人阶层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代刘篡汉的阻力。真正刺激要将五等分爵制付诸于实践的则是一次军事叛乱,这次军事叛乱的领导者就是翟义,翟义拥立刘信为帝,一时间声势非常浩大,对于王莽而言猝不及防,以至于派出多名手下大将平息叛乱,而王莽则在宫中每日祝祷,不能不说此时的王莽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虽说后来翟义的叛乱被平息下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汉末年诸侯并起埋下了祸根,而这件事情对于王莽而言则是必须加快自己代刘称帝的速度,而五等分爵制则是自己能够称帝的重要“理论武器”。
“五等分爵制”实际上按照古人的思维就是天子、然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但这些所授予的依据则是根据个人的品行而定,尤其是公爵与天子仅仅相差一步之遥,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赚足了天下的“粉丝”数量,一个品行高尚的人统一天下、一统万里江山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种设想实际上也为了自己将来有朝一日称帝登基做好了舆论准备。
此后王莽又将五爵制与权力结合在一起,并成功地通过五爵制解决掉刘氏皇族对于新生政权的威胁。
改革过度与王朝“迷梦”
我们都知道,由于王莽的过度改革,很多政策都是朝令夕改,普通民众根本无法适应,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无限徘徊,最终引发了全国的农民起义,无论是中央阶层还是地方群众都对王莽的政策持怀疑态度,甚至是极为不满。当这种矛盾爆发以后,就成为一种倾覆政权的灾难,公元23年,气势汹汹的更始军打入京城,王莽的政权也随之灭亡,一心恢复礼制,崇尚“上古之风”的王莽最终由于现实的残酷将自己的迷梦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