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是什么结果?明朝首席太监王振作死操作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土木堡之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中国古时候史里,太监扮演的角色大多臭名昭著。信手拈来,诸如魏忠贤、刘瑾等,均可“响当当”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相比之下,本文的主角王振同志,名头似乎要黯淡不少。可当我们翻来他在太监这个“朋友圈”里留下的“辉煌事迹”时,即会禁不住惊叹:原来,“不作死就不会死”这至理名言,这哥们竟演绎得如此生动!而他的倾情演绎,更几乎将大明帝国直接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事件的原委,我们慢慢道来。

  这个王振,大概受宠于明朝英宗年间。我们的明英宗,对于王振,可以用四个字归纳:言听计从。以前三国时期,孙策曾给孙权一个锦囊,“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我们的明英宗将其改良,成了“诸事不决,皆问王振”。可是,即便有了话语权,王振的权监之路,却遇到了一个绕不开的障碍。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总结前朝破落经验,发现一条共性:阉党弄权。因此,留下了一条祖训:太监不得干政,违者斩。

  太祖的祖训,如何破?王振拜见了英宗,摆出一副兼爱天下的姿态,意味深长道,我朝国泰人和,正值用人之际,正所谓能臣不论出处,可太祖偏有遗训,太监不得干政,其实,太监之中,却有能人,岂不误了国事。言毕,王振有意无意摸摸自己的鼻子。

  刚才说了,英宗对王振言听计从。王振这一“提点”,英宗顺着脑筋一转,对哟,当时太祖曾爷爷为何立下此法?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没有遇见大智慧的王振。转过脑筋的英宗,对着王振微微一笑,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image.png

  有了皇帝的首肯,王振自然更加有恃无恐,索性将明太祖挂在宫门上那块铁牌摘下,然后一脸虔诚地供放到“回收站”。少了头上的“紧箍咒”,王振接下来要做的,京城内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府邸(明朝后来如魏忠贤、刘瑾等权监,都应该好好感谢一下王振,正是这位祖师爷巧妙地破了悬在太监头顶的“尚方宝剑”,才有了他们这些后辈在朝堂内外如鱼得水的欢腾。因此,称呼王振同志为明朝首席太监绝不为过)。

  当然,权倾朝野的王振,巴结者自然甚众。甚至当时官场有了不成文的规矩,但凡王振家中有喜,人人定要红包相送,若有“不合拍”者,惩戒肯定是逃不开的。如此官场氛围下,拍马之风自然盛行,各宗把式也是层出不穷。譬如,有位叫王佑的官员,就可堪称阿谀逢迎真人版教科书。为和大红人王振有“共同语言”,王佑索性接了一个剃须刀的“代言”,每日必将嘴边刮得一尘不染。值得一提的是,古时候男人没胡子,是相当丢人的,就犹如今日伪娘一般(譬如,古时候还曾专门设一个刑法,叫做髡刑,即官员犯法,剃胡子以示羞辱)。

  某日,朝上王振注意到了王佑,打趣地问道,王佑,你为何没有胡子?这下,该王佑展露拍马才华的时候啦。只见他满脸堆笑道:老爷你没胡子,我做儿子怎么敢有。你瞧,这马屁拍的,直接就认了干爹,还把男人的尊严,笑笑地扔在脚下。当然,讨得了干爹欢心,好处自然不会落下,不日,即提拔为工部侍郎。打趣一句,还好王振不算调皮,若在其裆下轻轻一拍,然后意味深长一笑。恐怕王佑改日定将挥刀自宫,以和干爹同步。

image.png

  本来,王振同志吃吃鲍鱼赏赏月,开开玛莎拉蒂买买包,顺便强占几亩良田,再叫干儿子们的送个IPHONE
6什么,日子过得也算惬意。可是,人到了一定高度,就容易“作”,总要给自己折腾点什么事来。恰在此时,蒙古族有个瓦剌部落,因为进贡的事情没有谈拢,发兵边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是蒙古族向大明朝进贡(我们南宋、晚清故事看太多了,难免有了受虐的玻璃心,但凡提到进贡,总认为咱们该是出钱被欺负的主)。

  鞑子要打架,那就打呗。问题在,怎么打?区区蛮人鞑子,竟敢冒犯堂堂大明帝国!王振怒了。我看这仗,得御驾亲征,好让那些鞑子见识见识我们大明天子的厉害。王振心里算盘其实也简单,太监领军打战史无前例,如今大明、瓦剌军力悬殊,以强凌弱,胜券在握,恐怕自己定能在史书里留下重重的一笔。当然,他给英宗的建议是,当年太祖皇帝睥睨天下扫荡四方,如今陛下英明神武,当可效仿,以取不世之功。青史留名,谁人不想。英宗想了想,又见王振胸有成竹模样。这国家大事,就定了。

  既然是御驾亲征,这场面一定要大。于是,朝廷七拼八凑地在两天之内整了二十万大军,并号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百名文武官员一并督军。当然,说是督军,实则花瓶,无非是做个看客,要的是见识一下皇帝和王振大人如何神武。可这皇帝,长于深宫,打仗之事,当然狗屁不通。实际的总指挥,自然落在了同样狗屁不通的王振头上。如是,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大部队匆匆出发了。

  可惜的是,打战可不是玩电动游戏,没有NG,也没有作弊器。明军才到前线,王振却怂了。因为,他发现眼前的对手,来无影去无踪,只在空气里,依稀能闻到了血腥的味道。看来,鞑子远比想象中可怕。怂了的王振,怂恿英宗撤兵。英宗一瞧架势,也觉得这打战不太好玩。于是大手一挥,下令退兵回京。本来,这劳师动众远征,军队里早有怨言,未想敌人面还未见到,却要退兵,士兵心里,更是装满了“吐槽”的心声。

image.png

  而如何退兵,又成了一个问题。此时,王振“作”的心思,又开始澎湃了。他给了一个主意,既然集结了二十万的大场面,加之皇帝压阵,不如把这大部队,拉到家乡溜达一圈,好歹也让祖上荣光一把。看来,王振把打仗当旅游了。

  可是,王振老家却不在行军路线上,需绕道折行。也就是说,王振此番“探亲”,不是顺路,而是专程。可就当皇家“旅行团”浩浩荡荡朝着王振老家进发的时候。王振的“作”病,又犯了,而这次,直接把大部队带入了死胡同。原来,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大队人马经过老家,定会踏坏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颇具有环保意识的王振,又改变主意,传令改道按原路折行回京。

  行军作战,兵贵神速。可大明军却在作战区间,胜似闲庭信步,作为敌人,鞑子军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机会。接下来的事件,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土木堡之变”了。英宗被俘,百官阵亡,二十万人马全军覆灭,至于始“作”俑者王振,在阵中当场被哗变军士锤杀。至此,大明朝元气大伤,再无辉煌。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