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打虎英雄,为什么李逵不如武松有名呢?

  同为打虎英雄,为什么李逵的知名度远远不及武松?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三回,主要讲述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并在冈下一酒馆连续喝了十八碗的“出门倒”,硬要过冈。途中,天色渐晚,武松酒意来袭,不想被老虎袭击,于是便用哨棒展开了一场生死击杀。打死老虎后,武松从此声名大噪。

  李逵杀四虎出自《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二回,主要讲述李逵接母亲上梁山,途中慌不择路,路过沂岭时,将母亲放在山岭的一块大石头去接水。回来,便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一怒之下,李逵用腰刀连捅带砍将一窝四只老虎全部杀掉。李逵杀虎之事也是惊动了周围一带。

  从难度上看,两者都是天黑,而且都有武器在身,武松打虎的难度比李逵要大的多。武松用哨棒与老虎正面斗争,哨棒折断后,直接用拳头猛击老虎头部;而李逵则用腰刀在暗处袭击老虎,先是杀了两只幼虎,然后插死母老虎,最后又刀划死了公老虎。两者相比,难度大小高下立判。

image.png

  从地点上看,景阳冈为行人必经之路,武松打虎之前,老虎已经吃掉不少人,为当地的一大祸害,甚至官府派出猎户去捕杀也未能成功。武松打死老虎后,即刻被猎户知道,并报知官府,武松也由此成为官府树立的典型。而李逵杀虎则不同了,沂岭为荒山野岭,人迹罕至,老虎没有造成什么危害,杀虎自然也谈不上为民除害。

  从传播上看,武松虽然无意打虎,但为民除害是真,自然会得到世人的追捧;李逵虽然有意杀虎,但也是被动为母亲报仇。相对于除公害,李逵的“孝”行虽然可圈可点,但在传播上就要大大打折扣。

  武松打死了一只老虎的事情,让其他人极为惊叹,见着武松的时候总要称赞一番。而武松本人也极为享受被人崇拜的这样一种状态,于是后来不仅其他人在帮他传播名气,他自己也时刻不忘将自己做的事情放在嘴边。

  他和人较量时常说,若是怎样,景阳冈上的大虫便是榜样,或者在杀人之后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要与打虎这件事情挂上勾,这也就使得“打虎”二字渐渐的成了他的个人标签。所以到了后来,众人说起打虎英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松。

image.png

  再来说李逵,李逵当时正是处于被官府追捕的情况。他从梁山下来,只是想要将自己的母亲接上梁山去。所以根本不想要将这件事情闹大了,毕竟闹大了最后只会引来官府的追捕,他自己难以逃脱牢狱之灾。

  所以相比武松的四处宣扬,李逵更倾向于姓埋名,不敢声张。打了虎之后,当地百姓问他姓甚名谁,他也不敢报真姓实名,更是不敢替自己宣传。虽然他最后还是一位这件事情吧,被人告发,最终下狱。

  而且在杀虎性质上,李逵是为了报私仇,纯属个人行为。而武松呢,首先老虎危害到了他的生命,他想要保命,他并不是真的为了打武而去打虎的,只不过运气不好碰上了。但他碰上的这只老虎是一个危害,书中曾提到景阳岗的那只老虎杀害了很多过路的行人,甚至都惊动了官府。而武松打死了这只老虎等于无意识的做了一件好事。要知道当时的老虎非常凶残,就连官府都不敢去杀它,只能在街上贴些警示的告示。而武松的歪打正着彻底让官府放了心,百姓放了心,武松在百姓心目的形象就变得强大,成为了一个人人称赞的大英雄。

  而且李逵虽然是个打虎英雄,但是却是不聪明的表现,要知道放任自己的母亲只身待在深山,年纪大了又是个瞎子,行动还不方便,李逵竟自己一个人去找水喝把她丢下,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这件事情本来就有非常大的纰漏,他不会担心有危险吗?可见李逵是一个头脑简单而且缺乏运气的人。

  在打虎一事上,李逵不及武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武松打虎在前,李逵杀虎在后,人们先入为主,习惯认可武松。武松打虎之后,接着出场的就是潘金莲,武松的人生随之迎来了重大转折;而李逵则不同了,杀虎之后,他走上了一条虽有正义,但略显莽撞的路子。从故事情节来看,留给世人的印象并不比武松深。

  一个为民除了害,成了百姓心目的打虎大英雄,一个替母报了仇,虽然都是好的行为,都是英雄的表现,但有了对比,就会有差别。综上所述,武松打虎要远比李逵打虎出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是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