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军师,关羽张飞为何对徐庶和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和徐庶都是军师,为何关张对他们态度截然不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第一个军师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在刘备去寻访贤才的路上,听到有人高声唱歌。刘备听出歌词中的豪情壮志,十分欣赏,于是结识了化名单福的徐庶。徐庶也因此成为了刘备的第一个军师,并且为刘备出谋划策,建立了战功。
徐庶在帮助刘备打退了曹仁的进攻,尤其是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后,被曹操查出了真实身份。曹操用计抓住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不愿意担负不孝的名声,便离开刘备到了曹操那里。走前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向刘备保证,不向曹操再设一谋。二是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
刘备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为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闻,他亲自三次前往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在第三次,刘备找到了诸葛亮,两人一见如故,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了著名的《隆中对》。在刘备的诚邀之下,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成为刘备的军师。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关羽、张飞对徐庶和诸葛亮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徐庶和诸葛亮都是军师,可是关羽、张飞对徐庶的态度要比诸葛亮要好得多。徐庶指挥作战,关羽、张飞毫无怨言,应声而去。等到了诸葛亮这里,两人推三阻四,故意刁难。如果不是诸葛亮事先有所准备,借了刘备的剑印来号令,张飞在当时就会跟诸葛亮抗争起来。那么,为什么同是军师,关羽、张飞对徐庶和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呢?
首先,是诸葛亮和徐庶的出身不同。
我们从书中看徐庶的出身,就知道徐庶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他倒是一个侠客之流的人。徐庶年幼学剑,长大后为人出头报仇杀人,被官府抓获。在被同伙救出后,经过生死考验的徐庶才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学得了一身的本事。这种人,虽然有着文士的外表,而实际内心还是侠客的内心。
而诸葛亮则是一个文人出身,平日里注重个人的修养。我们可以从他隆中草庐的摆设,就可以看到他超凡脱俗的气质。他不但文质彬彬,还注重外表修饰,身披鹤,羽扇纶巾。这与草莽之人是格格不入的。
而刘备兄弟三人,除了刘备曾经在卢植那里学习过,关羽、张飞都不是文士出身。其中关羽是因为仗义杀了当地的土豪,逃走在江湖。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起兵匡扶汉室,其实本性都是草莽英雄的本色。他们不用说,自然和徐庶是一路的人,也很快打成一片。由于双方交流通畅,自然隔阂就少。而诸葛亮则不同,他一身文人习气,让关羽张飞对于他敬而远之。个人的性格习惯不同,也自然造成了交流之间的障碍。
二、是诸葛亮和徐庶的来历不同。
徐庶加入刘备阵营,是属于毛遂自荐的性质,主动来投奔的。这让关羽和张飞感觉双方是有着共同的理想的。而且徐庶平易近人,毫无架子,让关羽张飞感到很好接近。
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并不是主动来投奔的,而是经过多人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关羽张飞虽然听他人对诸葛亮的赞扬,可是没有亲眼见过他的本事。两人都是见多识广之人,对诸葛亮自然心中怀有疑虑,怕别人的赞扬是夸大其词。而且刘备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关羽张飞心中也有不满的情绪,自然对诸葛亮没有好感。
这是因为,在他们心中认为,刘备连续去寻访诸葛亮,还给他的家人留言说明自己来访,诸葛亮一定知道了刘备的诚意。那么如果和自己阵营一心,也该有所表示。可是诸葛亮依然不闻不问,让刘备继续去请他。在关羽张飞来看,诸葛亮的架子未免太大了。
三、徐庶和诸葛亮的地位不同。
徐庶来到刘备的阵营,就是老老实实给刘备出谋划策来的。他在刘备的阵营中,对关羽张飞的位置构不成威胁。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徐庶也是十分有分寸的。徐庶从来不亲自指挥作战,而是向刘备提出建议,由刘备来布置任务。徐庶的这种做法,使得关羽张飞感到认同,所以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可是诸葛亮进入刘备阵营的做派和徐庶完全不同。诸葛亮在向刘备献出了《隆中对》之后,就成为刘备心目中的谋划全局之人。刘备和诸葛亮食则同桌,寝则同榻。这都是昔日刘备对待关羽张飞的作风,这当然会引起关羽张飞的不满。而为了平息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说出了如鱼得水的话来。这虽然让关羽张飞不再说怨言,但是却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而在指挥作战方面,诸葛亮也和徐庶不同。诸葛亮直接就排兵布阵,指挥刘备的部下。关羽张飞的心里只认可刘备的指挥,自然不会服气。诸葛亮只得先借了刘备的剑印,才压制住关羽张飞。因为关羽、张飞心里明白,再这样下去,诸葛亮在刘备阵营的位置一定会举足轻重,至少是文官之首。那么,在将来,诸葛亮对自己的位置的冲击在所难免。
四、诸葛亮化解关羽张飞敌意的办法。
作为刘备的主要助手,诸葛亮也当然知道关羽张飞对自己的态度,也知道他们对自己态度的起因。因此,诸葛亮对于关羽张飞采取了对症下药的办法,各个击破。
首先,在博望坡战斗之前,他尽量减少和关羽张飞的摩擦,主要是依靠刘备出面来进行调解。刘备对口出怨言的关羽张飞说,自己得到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有了刘备的调解,就给了诸葛亮以缓冲的时间。
其次,诸葛亮在博望坡之战中一炮打响,解除了刘备集团对诸葛亮能力的疑虑,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在博望坡之战中,诸葛亮充分发挥了自己运筹帷幄的才能,用兵如神。自己坐镇中军,指挥刘备的将领,用火攻轻易的就打败了十万曹军,获得了刘备集团久违的胜利。
第三,抓住张飞的性格,先收服张飞。张飞此人礼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诸葛亮抓住张飞的这个特点,先用胜仗来展示自己才干,深深折服了张飞。在博望坡之战后,张飞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成为诸葛亮的支持者。并且张飞虚心好学,向诸葛亮学习兵法,为日后作战打下了基础。
第四,对关羽软硬兼施,收服关羽。在刘备阵营中,诸葛亮最难收服,也是最后一个收服的人就是关羽。关羽这个人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他本身就和诸葛亮这样的文人士大夫有隔阂。诸葛亮对这样的人,采取了多种手段。
他先是在《隆中对》中专门为关羽留了一个位置,让他率领荆州的军队北伐宛洛。这解除了关羽的后顾之忧,为他确立了武将之首的地位。然后,诸葛亮用自己的战功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让关羽无懈可击。最后,在华容道,接着关羽立下军令状,放走曹操,才算最后收服了关羽。
结语: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军师,但是关羽、张飞对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两人的出身、来历以及在刘备集团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但是,诸葛亮机智灵活地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化解了这些矛盾。
在诸葛亮的运作下,逐步的收服了关羽和张飞,使得刘备集团凝聚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在日后的战斗中,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刘备集团共同努力,终于白手起家,建造了蜀汉的基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