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临死前为什么会传位给崇祯 魏忠贤占了很大的功劳
天启传位的网友们,古时候皇帝一般都是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崇祯作为天启皇帝的兄弟,崇祯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在古时候,绝大多数皇帝的降生,都带有传奇色彩,要不天上有七彩祥云,要不就是空中的万丈光芒……总之,就是为了标榜自己受命于天,以增添神秘性与合法性,即便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杰出君王,也不能免俗。
但是,有一位皇帝,其出生就相对平凡,他就是崇祯,没有显贵的背景优势以及各种“祥瑞”,没有嫡长子的血统优势,没有偷,没有抢,却意外地成了大明王朝的合法皇帝。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皇宫中又多了一位新生婴儿,即后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他爸是储君朱常洛,时年二十八岁。在朱常洛众多的妃嫔中,朱由检的母亲刘贤妃的地位很低,但母以子贵,其地位很快便提升。
朱由检出生时,不仅没有祥瑞,反而显示出各种不详,可谓多事之秋。十一月一日,发生天狗食日,这在古时候被认为是上天的警告,万历皇帝不得不公开反省自己,以驱赶灾祸。
这年,中原各地到处旱灾,各省纷纷请求拨款赈灾,河南等地还发生农民起义,辽东努尔哈赤多次打败明军。面对各种烦心事,万历皇帝却躲进深宫,不理朝政,当起了甩手掌柜,并严令禁止动自己的小金库。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关心朱由检这个皇孙的诞生。
朱由检五岁时,母亲不幸离世,这对他幼小的心灵是一种创伤,其父朱常洛只好将他交给其他人扶养。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去世,朱常洛继位。
对朱由检而言,父亲成了天下之主,自己也从皇孙晋级为皇子,似乎离皇位更近了一步。但是,好景不长,朱由检还没准备夺嫡,其父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按照当时的惯例,由太子朱由校继位,即天启皇帝。正是因为没有夺嫡,所以,朱由检与朱由校两兄弟的关系还算比较和睦。
天启二年,朱由检被哥哥册封为信王。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律,嫡长子继承皇位,诸位皇兄都会成为藩王。藩王享受的待遇礼仪,比天子低一等。靖难之役后,藩王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此后,为了防止藩王作乱,明代又陆陆续续出台各种打压藩王的措施,到了明末,藩王基本只是富贵王爷。
对朱由检而言,几年的藩王生活,可谓其一生之中最快乐的时光。他比天启皇帝小五岁,两人经常一起娱乐,惹了事还有皇帝哥哥保护。平时,他要参加各种皇室的祭祀典礼,再就是跟着几位大儒学习儒家经典。
不出意外的话,朱由检长大后,应该会成为明代的地方藩王。可有时候,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天启七年春,魏忠贤送给朱由检两百株牡丹花,第一株为“御袍黄”。
当年秋天,天启皇帝去世,朱由检继位,即崇祯皇帝。很多大臣就私下议论,朱由检春天得御袍黄牡丹,大概就是继位的吉兆。
崇祯的继位,有很大的偶然性。这是因为,只要天启皇帝有儿子,就绝对没崇祯什么事。崇祯只是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除了天启皇帝,他还有三个哥哥,即便天启皇帝没有儿子,按照当时的继位次序,崇祯只能排在三位哥哥后面。
巧合的是,他这三位哥哥很早就去世。这些偶然性因素累计到一起,成就了崇祯继位。
本来,天启皇帝有可能有儿子的,惋惜其宠信魏忠贤,断了自己的香火。天启年间,魏忠贤、客氏等人仗着皇帝的信任,相互勾结,他们形同夫妻,看谁不顺眼,就打击谁,哪怕对方是皇亲国戚。
天启的张皇后,性格刚正不阿,没有巴结魏忠贤等人,还明里暗里给皇帝吹枕边风,说魏忠贤的坏话。因此,魏忠贤对张皇后恨之入骨,多次打击她,导致其皇后之位差点被废。
天启三年,张皇后怀孕,天启皇帝非常高兴,盼望着能给自己生个儿子,以便将来能够克成大统。但是,张皇后身边,处处都是魏忠贤的人。这些人极其残忍,使用各种卑鄙手段,导致张皇后流产。
天启皇帝的范慧妃曾生有一子,但不幸夭折。裕妃张氏正直刚烈,看不惯魏忠贤所作所为。她怀孕后,天启皇帝准备为她加封,但她到预产期却未能生下孩子。魏忠贤便污蔑她得罪神灵,需在宫中祭祀祈祷,请求神灵宽恕。于是将她关入空房,断绝饮食。裕妃没吃也没喝,连同腹中胎儿也不幸去世。
因此,天启皇帝没有儿子,几个年长的弟弟也已经去世,所以,崇祯能够以皇兄的身份,继承皇位,算捡便宜了。
但是,由于魏忠贤的存在,朱由检的继位也并非一帆风顺。天启皇帝弥留之际,召见朱由检,嘱咐他要成为尧舜之君。而魏忠贤为了继续大权独揽,想用狸猫换太子的方式,立自己的侄儿为皇帝。
但此事遭到张皇后的坚决抵制,魏忠贤恨得咬牙切齿,但也无奈。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夜,天启皇帝去世。张皇后立刻下旨,召信王朱由检入宫。
魏忠贤为了讨好新皇帝,亲自到信王府传递旨意。朱由检担心被害,但还是心惊胆战地进入皇宫。魏忠贤没有将天启皇帝去世的消息公布,群臣都不得知,宫中都是魏忠贤的人。
那天夜里,朱由检没有吃没有喝,也不敢睡。第二天,大臣得知皇帝去世,纷纷入宫祭奠,朱由检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下。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在群臣的拥护下,正式继位,即崇祯皇帝。
秋媚说:朱由校没有儿子,完全是他有眼无珠,宠信奸人导致。崇祯偶然继位,对个人而言,也并非好事,他面对的是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内部风起云涌,外部虎狼环视。这些问题,并不能依靠某个人的能力而改变,崇祯的个性,不仅不能力挽狂澜,反而加速王朝灭亡,自己也成了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