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为什么如此赞叹狄仁杰?狄仁杰做了哪四件事?
狄仁杰是唐代政治家,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二度为相。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势之路,曾杀过不少人,不论是至亲好友还是唐宗室成员,都毫不留情。然而在武则天不断杀戮的过程中,狄仁杰却能取得武则天的信任并取得善终,不得不说,狄仁杰狄公乃奇人也。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狄仁杰和北宋时期的名臣包拯一样,以不畏权贵著称,屡屡为民请命,并且终身清廉。
狄仁杰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是,他在武则天称帝期间,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从而使李氏的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其实,早在唐高宗李治时代,狄仁杰就多次因政事与唐高宗据理力争,让唐高宗及群臣感到他的公正与无私。
狄仁杰做的下面这四件事,最终让唐高宗发出叹服:“真大丈夫也!”
第一件、弹劾唐高宗宠臣
高宗年间,左司郎中王本立获得唐高宗的宠信,骄横跋扈,朝堂上下无人敢惹。对此,侍御史的狄仁杰上奏,向皇帝提出弹劾王本立,请求将其交付法司审理。但唐高宗很想袒护,不肯下诏惩处王本立。
狄仁杰谏道:“国家虽然缺乏人才,但却不缺少王本立这种人。陛下为何要爱惜此人,而亏损王法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放逐到无人之地,作为以后的忠贞之臣的警戒!”
唐高宗听到狄仁杰竟然提出不治王本立的罪,就要自请“弃臣于无人之境”,只好答应将王本立治罪。
第二件、弹劾为唐高宗建造豪华行宫的官员
司农卿韦弘机为唐高宗建造行宫,但他所督建的宿羽、高山、上阳等离宫太过奢华,上阳宫临洛水,有虹桥横跨洛水,极其豪华排场,壮丽辉煌。
对此,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不满,他说前方将士正在和吐蕃出生入死地作战,皇帝的行宫却建的这般奢华,他也知道狄仁杰也对此不满,就找到狄仁杰,要作为侍御史的狄仁杰出面弹劾韦弘机。
然而,韦弘机不服,回应说各有各的职责,我这是尽我的责任。
恰巧,韦弘机的家人犯了盗窃罪,狄仁杰再次强烈提出弹劾韦弘机,唐高宗只得将韦弘机免职。
第三件、有理有据劝谏盛怒之下的唐高宗
宜凤元年(676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是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昭陵是唐高宗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狄仁杰上奏此罪按律当免职,但盛怒之下的唐高宗却非要处死他们。唐高宗性子虽然有点软,但对这种问题丝毫不软软。
狄仁杰却上奏辩护,认为二人罪不至死。唐高宗怒道:“他们砍伐昭陵柏树,置我于不孝之地,必须处死。”
狄仁杰直言道:“汉朝时有人盗取高庙玉环,汉文帝想要灭其族。张释之当廷诤谏道:‘假如盗取长陵一抔土,又将如何治罪?’汉文帝因此只杀其一人。陛下的律法悬挂在宫外阙门上,罪不至死而要处死他们,如何取信于天下?现在只因误砍一棵柏树,便要杀掉二位大臣,后世又将如何看待陛下?”
狄仁杰说的这番话有理有据,既委婉又恳切,唐高宗思虑了好一阵,才怒气稍解,免去了二人的死罪。
实际上,狄仁杰和权善才、范怀义二人毫无关系,他完全是按照律法定的罪,为此不惜顶撞皇帝。
第四件、不信妖言
狄仁杰刚正无私的风格,让唐高宗升迁其为度支郎中,管理财政。
一次,唐高宗要前往汾阳宫巡行时,狄仁杰负责打前站,安排皇帝一路上的交通、食宿。
当时,到汾阳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妒女祠。当地人有个传说,但凡“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
为此,并州长史李冲玄打算征发数万民夫,另外开辟一条御道。
但狄仁杰偏偏不信这个邪,他说道:“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旧唐书·狄仁杰传》)
是啊,皇帝出行,有千乘万骑的随从,有风伯为之清尘,有雨师为之洒道,还怕什么妒女之害呢?
狄仁杰一语,免除了数万人的劳役,唐高宗得知后,结合以前的那些事儿,由衷地发出感叹:“狄仁杰真是个大丈夫啊!”
狄仁杰不仅自己刚正,还从不嫉贤妒能,他善于发现人才,并大胆地举荐人才,他为相期间,先后举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唐代名臣。
张柬之正是那位发动“神龙政变”,逼迫年迈的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显,恢复大唐江山的政变主要人物。
700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痛哭:“朝堂空矣!”并且还废朝三日,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