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餐制、饮食坐姿、饮食方式都有什么变化?

  《礼记·礼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而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而且古人也常用饮食来比喻治理国家,如治大国若烹小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唐朝时期,餐制、饮食坐姿、饮食方式都有什么变化?

  唐朝的饮食文化因其多民族的融合与政治清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开始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饮食方式,那就是“合食制”。唐朝之前,各朝实行的是“分食制”,《周礼·司几筵》中说:“天子五重席,大夫二重席。”此外,司马迁写的《史记》还详细记载了鸿门宴中分食的具体情况,“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image.png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门阀士族的没落。之所以有“分食制”,是因为它能凸显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的身份、地位不同,但到了唐朝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注重等级观念的“分食制”再也不能符合时代潮流,因此逐渐被追求自由且平民化的“合食制”取代。

  此外,除了“合食制”之外,唐朝的饮食坐姿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开始从席子与食案转变为胡床与桌椅。当时,北方游牧民族逐渐迁入中原地区,由周朝所建立的礼仪制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乐制度中的席地跪坐被垂足高坐所取代。所以就出现了许多更为舒适、便捷、多样化的餐具,例如大量碗、杯、盘、樽、勺等。

image.png

  而且由于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当时盛行诸如科举之宴、节令之宴、游船之宴、官员烧尾之宴等各种宴会。这在《新唐书·选举志上》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每岁仲冬……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描写唐朝餐制的诗词,唐·李白《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