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冠是什么?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女冠”群体?
你知道唐朝女冠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等,而各种文化之下又形成了众多文化群体。在唐朝就有着一个特殊的道家文化群体。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
这是唐代白居易的《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是一首专门吟诵道姑的诗歌。说起道士我们经常会联想到仙风道骨的长胡子老头,一身正派。说起道姑我们常常会联想到仙子,总之是清冷脱俗,高高在上的。但是白居易的这首诗歌却偏偏塑造了一个美艳绝伦却风流多情的道姑形象。
唐代的道姑不同于历代,人们说起她们的时候往往一半艳羡,一半唾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的舌尖滚过"唐朝女冠"这几个字时总会带起一股风流与狎昵。
01."唐朝女冠"是什么?为什么特殊?
在唐朝道士无论男女都要戴"黄冠",而且普通的妇女是不戴"冠"的,因此就将女道士称为"女冠"。
"女冠"一词的出处是唐朝王建的《唐昌观玉蕊花》一诗:
一树笼葱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女冠出身于各个阶层:
唐代的女冠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她们中有高高在上的皇室公主、有官宦人家的内眷千金、有风流俊俏的女诗人、有年老色衰的妓女与宫女,也有贫贱村姑。虽然出身各异,但是她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拥有一技之长。因此,聪慧过人,多才多艺成为了当时人们对于女冠的普遍认知。
例如:李冶、薛涛善诗善文,卢媚娘善于纺织,张云容擅长跳舞,妙玉擅长唱歌。
女冠的社会地位很高,广受追捧:
唐朝的公主们多有入道的。据《新唐书》和《唐会要》统计唐朝一共有公主二百一十一个,其中做女冠的就有十五人。
除此之外一些官宦的家眷,如宰相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也做了女冠。李白好道,他的妻子宗夫人也好道,两个人就曾入山寻访过女冠李腾空。李白还写了一首《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甚至于最后宗夫人也撇开李白入道了。
正是这些贵族名流出身的女性纷纷入道,使得当时的女冠享有极高的声誉。文人墨客、风流才子、达官显贵与女冠们的密切往来,更加增添了她们的社会地位。
女冠们作风豪放:
鱼玄机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女冠。她在咸宜观苦等情郎李亿三年,却得来了"李亿去扬州做官"的消息。
心灰意冷的鱼玄机在观外贴出了"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告示。一时间容貌甚美的鱼玄机成了社交场上的"明星"。
"风流之士,争修饰求狎,或载酒诣之者,必鸣琴赋诗,间以谑浪,懵学辈自视缺然。"从这段描述中足以看到鱼玄机门前的车马之盛。
此外,女冠们还经常同文人们一起宴饮、郊游、集会,其间必定要饮酒、作诗、唱和。因此,在唐诗中多见诗人与女冠的唱答之作。
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有这样的规定:"道士女冠各需净行,道士不得蓄女人,女冠不得蓄男子"。也就是说道士女冠必须要讲究清规戒律,不得豢养男女朋友。其实,正是由于这种"豢养"现象的普遍出现,各道观才不得不将这一条写进了戒律当中。
《戒律钞》中又说到:
"诸初入道,戒行未全,依倚村坊,不住观舍,上无尊德可畏,下多狡猾为朋,诱引儿女,同床坐起,歌笑嬉戏,饮酒食肉。"
这是对当时女冠生活状态的描述。她们大多不守清规戒律,生活奢侈放纵。
02.为什么会出现女冠群体?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天下观一千八百六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冠九百八十八"。在唐朝时期女冠的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男道士的人数。为什么出现如此大量的女冠呢?其根源是什么呢?
道教兴盛的持续影响:
在唐朝时,道教被封为国教。老子作为道教遵奉的教主被历代皇帝不断地敕封。
《唐会要》记载老子曾被尊为"太上元元皇帝"、"大圣祖元元皇帝"、"大圣祖大道元元皇帝"、"大圣高上大道金阙元元皇帝"。
由此可见,道教在有唐一代的繁荣程度。
道教杂糅了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其中道家思想是尊崇女性的、崇尚柔弱的。道教与佛教的一大不同点是:佛教中女人是不可以直接修行成佛的,只能这辈子好好修行把自己下辈子变成男人,再努力修行才能成佛。但是道教中女人是可以直接修行成仙的。
因此,道教的繁荣昌盛以及其本身对于女性的友善,使得大量女性选择入道。
同时,入道的女子可以保留头发,不必像僧尼一样剃度。女性天性中就有爱美的特质,因此相同的条件下女性更加会选择成为道姑。
开放的社会环境:
唐朝是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上少见的开放包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代女皇武则天,有无冕宰相上官婉儿,有风流女子薛涛、李冶……这个时代对于女子的约束相教与其他朝代算是少太多了。甚至曾一度出现"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社会现象。
这种对于女性的优容从唐朝的神话故事可见一斑。在历朝历代的神话故事中都将牛郎与织女塑造成了非常苦情的一对cp,但唐朝偏偏反其道行之。
《太平广记》中描写:牛郎织女被一条银河远远隔开,只有一年一度才能相会。织女不堪寂寞,于是来到凡间游历碰见了一个名叫郭翰的男子。
织女说:我是织女,在天上实在是幽冷寂寞,天帝令我游历人间,没成想碰见了你。我非常仰慕你的清风之姿,愿意以身相托。
于是两个人"乃携手升堂,解衣共卧"。
再如众所周知的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再如武则天与张氏兄弟。从这些足以看到唐朝大环境的开明与开放。
追求自由,摆脱束缚:
女子入道是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唐朝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魏晋时期的门阀世家,因此在男女婚姻方面往往极度讲求"门当户对"。士人们将迎娶世家女子为妻视为追求。
薛涛与元稹相爱多年,但是元稹却最终娶了出身世家,能够为自己的仕途提供帮助的女子。
鱼玄机与李亿情投意合,却因不为正妻所容而被抛弃。李亿费尽心机地将鱼玄机送入道观以求日后重圆鸳梦,但最终也没能忤逆妻子,只得举家去往外地做官了。
入道给了像鱼玄机、薛涛这样爱情不幸的女子们生活的自由,也使她们摆脱了世俗婚姻的束缚。
而公主们在入道之后不仅仍然能够享受到奢侈的贵族生活,还能够不受世俗规矩的束缚,得以随心所欲地宴饮、取乐、结交名士。
此外,道观也为那些年老色衰的宫女、妓女提供了栖身之所。
03.对女冠的评价
身在方外,心在俗世:
一些女冠在入道之后甘做隐士,一心求仙问道。也有一部分女冠是被迫入道的。因此出现了女冠耽于享乐与聚敛钱财的现象。
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记录:
"出家之人清堂虚室,耽著既甚,有十恶累。一则广占荒野别畜田宅;二则种植园林,自求地利;三则出入贮积丝绵谷帛;四则畜贩奴婢;五则爱养六畜;六则贪聚八珍;七则好乐玩物;八则雕饰帐帷;九则衣著奇异;十则财宝弥勤。"
由此可通过女冠的奢侈生活窥见其聚敛的钱财之巨。
贫富分化严重:
一些出身高贵或者年轻美丽富有才华的女冠,要么仍能享受到以前的尊容,要么能够受到文人雅客甚至是皇帝陛下的馈赠,因此生活水平很高。但是一些无处可归,无奈入道的年老色衰、无貌无才得女冠往往生活窘迫。
女冠为唐朝文化做出贡献:
女冠与文人们的应答之作,往往表现了纯真的情感,充满了浪漫的底色。如鱼玄机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如李冶的"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又如元稹称赞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女冠们与文人们互相评比诗歌,使得双方的写诗技艺愈发精湛,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为盛唐文化增添了光彩。
部分女冠觉醒了独立意识与女性意识:
很多女子入道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追寻独立自主的生活。
唐代虽然对女性比较宽容,文化的包容程度也很高,但是究其根本还是男权社会。
但是,入道之后的女性不再隶属于某一固定的男子,她们可以自由结交异性,有了选择的权利。并且,入道的女性摆脱了从父、从夫、从子的条框,开始产生了独立的人格,这成为了她们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一步。
"唐代女冠似妓"
这是时人对于唐代女冠的固有看法。放诞的言行,独立的自我为女冠群体打上了这一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