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为什么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

  唐朝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时,为何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初期英明神武,任贤用能,开创了开元盛世。其后李隆基开始骄傲自满,闭目塞听,宠幸奸佞。李隆基看不出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养虎为患,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狼狈西逃,路上爱妃被逼死,皇位也被太子夺去,使他饱受打击。而大唐江山惨遭蹂躏,满目疮痍,自此由盛转衰。

  李光弼,他的父亲叫李楷洛,本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期归顺了唐朝。李光弼为人威严、刚毅、沉稳、果断,有谋略,善于骑马射箭。安禄山反叛时,李光弼被郭子仪举荐,讨伐叛贼。

  李隆基的太子李亨自立为帝,是为唐肃宗。李光弼听从唐肃宗的诏令,带兵前去见唐肃宗,表达自己对新君的忠心,被提拔为宰相。其后李光弼以军功被封为司空、郑国公、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

  公元759年,叛军首领安禄山的部下、二号人物史思明率军气势汹汹地来到偃师。李光弼率军赶到河阳,亲率五百骑兵殿后。晚上,李光弼的军士手持火把,慢慢地走过石桥,唐兵武器铠甲都比较精良,贼兵不敢相逼。李光弼进入河阳三城后,清点兵员和物资,只有二万士兵,十日的军粮。形势如此艰难,李光弼与士兵同甘共苦,坚定将士们守城的决心。

  贼兵忌惮李光弼,开始不敢进犯,便驻扎在白马祠,挖地堑,修筑月城防守。不久贼人按捺不住,进攻李光弼,遭到惨败,千人被斩,五千人被俘,还有很多人被淹死。李光弼自己亲自坐镇中城,派部将李抱玉坚守南城。贼兵将领周挚攻打南城,被李抱玉击败。周挚便舍去南城去攻打中城,被李光弼的部将荔非元礼击败。周挚不甘心,收集溃兵,与安太清合兵三万人再次进犯,转而攻打北城。

  李光弼率军赶到北城,登上城楼眺望说:“贼兵虽然势力强盛,然而他们才开始结阵,喧嚣纷乱,不足为虑,中午时就能击败他们。”于是李光弼出战,然而到了中午两军还没分出胜负,出乎他的意料。

  李光弼召集诸将说:“贼兵强大而能被击破,原因是他们军阵紊乱。如今我们也乱了,以乱击乱,应该不会取得成功。”

  因此李光弼又问:贼兵的军阵哪里最坚固?”

  诸将答:“西北角。”

  李光弼命令部将郝廷玉说:“为我击破西北处的贼兵。”

  郝廷玉答:“我的麾下都是步兵,请再给我五百兵。”而李光弼只给了三百骑兵。

  李光弼又问:“除了西北角外,贼兵的军阵还有哪里最坚固?”

  诸将答:“东南角。”于是李光弼命令论惟贞去击破东南角。

  论惟贞答:“我是蕃将,不懂步战,请给我三百铁骑。”而李光弼只给了二百骑兵。

  李光弼又拿出赏赐,分给郝廷玉等人,以此激励他们。接着李光弼拿着一面大旗,说:“以我的令旗为信号,如果我来回缓慢挥舞,你们可以见机行事。如果我将令旗向下挥了三下,全军出击死战,退后者斩!”

  李光弼在城墙上望见郝廷玉没有前进,命左右去取郝廷玉的首级来。郝廷玉回报说:“我的战马中箭了,不是要撤退。”于是李光弼命人更换郝廷玉的战马。

  李光弼有部将持矛刺贼,洞穿马腹击中数人,又有人遇贼不战而退。李光弼赐持矛刺贼者五百匹绸缎,斩杀了不战而退者。众将士见李光弼军令严明,都不敢懈怠。

  李光弼寻得战机,将令旗向下挥了三下,全军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与敌人死战。贼兵败退逃窜,唐兵追击,斩首一万余级,俘获八千多人,战马二千匹,其他军资器械不计其数,并擒捉了贼兵将领周挚、徐璜玉、李秦授,只有安太清独自逃走。

  史思明不知道部将周挚等人在北城战败,他还在指挥士兵攻打南城。李光弼将俘虏带来,让史思明看。史思明很害怕,便修筑堡垒抵抗官军。

  河阳之战开始的时候,李光弼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并且说:“战争,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位至三公,不可以被贼兵羞辱。万一战败,我应当自刎,以此向天子谢罪。”等李光弼取胜后,他向西边跪拜舞蹈,三军将士都为李光弼宁死不屈的精神而感动。

  始,光弼将战,内刀于靴,曰:“战,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有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及是,西向拜舞,三军感动。——《新唐书》

  李光弼和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个大功臣,两人都胸有谋略,善于治军打仗。李光弼治军比较严厉,赏罚分明,为众将士们所畏惧,因此不怎么讨将士们欢心。郭子仪治军则施以恩德信义,将士们都乐于效死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