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董仲舒的养生之道,“中和之理”是怎么一回事?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长达两千多年。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董仲舒继承了儒家的中和思想,并用天道进行论证。他认为冬天是极阴,夏天是极阳,春秋是阴阳相半。极阴极阳是天地的始终,就是中,阴阳相半,是和,“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中和用于政治,就是“不刚不柔,布政优优”。所以,董仲舒说:“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以中和养身体

  董仲舒辞职家居,不治产业,以治学著书,安度晚年,寿达九十余岁。他总结的养身之道,就是中和之理。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节制性欲。他主张“男女体其盛”。男女就是阴阳,要效法天地的阴阳,要“盛极而合”,“不盛不合”。男子不坚不家室。“天气先盛牡而后施精,故其精固;地气先盛牝而后化,故其化良。也就是说男女,都要发育到最盛时期才能结婚,这是达到身体健康、长寿和优生的首要条件。什么时候结婚最好?古时候典籍《礼记》、《白虎通义》都认为男三十岁、女ニ十岁是最佳结婚年龄。《白虎通义嫁娶篇》载:“男三十而娶,女人二十而嫁……合为五十,应大行之数,生万物也。”董仲舒基本上同意这种岁数。

  关于“游房”的问题,董仲舒根据古人所谓“霜降而迎女,冰半而杀内”的说法,认为秋冬可以嫁娶,说明是“游房”的季节,而冰洋即春暖冰融以后,就要杀(停止)内(游房)。冰而杀内,董仲舒提出“疏春而旷夏”。春天少“游房”,夏天不“游房”。平时的“游房”次数以多少为合适呢?董仲舒说,“新牡十日而一游于房”。以后呢?董仲舒又说:,中音,天中年者,倍新牡;始衰者,倍中年;中衰者,倍始衰;大衰者,以月当新之日。

image.png

  中新牡指三十岁,中年指四十岁,始衰指五十岁,“五十非帛不暖”。中衰指六十岁,大衰指七十岁,“七十非肉不饱”。时间相应的是,丈夫三十岁始婚,十日游房一次,四十岁二十日次,五十岁四十日一次,六十岁八十日一次,七十岁十个月次。董仲舒又说:此其大略也,然而其要皆期于不极盛不相遇。董仲舒认为那些时间是大致如此,主要原则是到了“极盛”才“游房”。如果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足,或者大病初愈,忧伤太盛,那就要减少,不能当作任务,必须定期去完成。如果身体健康,营养充足,精力充沛,心情舒畅,那么,自然略可增加气不伤于以盛通”,极盛,游房,不会伤害身体健康。董仲舒主张节欲,不主张禁欲。其次是选择食物。董仲舒说:几天地之物。乘于其泰而生,厌于其胜而死,四时之变是也。

  每一种生物都是在对于它是好环境的条件下生出,又都在对于它是坏环境的条件下死去。例如春天生的植物,到秋天死去,秋天生的植物不能过夏天。这是“天数”,客观规律。董仲舒认为:“饮食臭味,每至一时,亦有所胜,有所不胜之理,不可不察也。”到每一个季节,也有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的问题,不能不注意。董仲舒认为四季有不同的气,不同的气又适应不同的生物。这种生物与气候相应关系又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加以说明。他说:“天地之气而精,出入无形,而物莫不应,实之至也。”又说:“四时不同气,气各有所宜,宜之所在,其物代美。”物应天地之气,四季气候变化,相应地生产出不同的生物。“代”是取代,新陈代谢的“代”,代也可以释为轮换。

  董仲舒认为,这些生物又都是“乘于其泰而生,厌于其胜而死”的。那么,春天,草木生长,就是“乘于其泰”。春生的草木到秋天枯死,就是“厌于其胜”。为什么会“厌于其胜”呢?按五行相胜的道理,金胜木,秋天是金,春天是木,所以,春天生的草木到秋天枯死。“厌于其胜”的大意是:被胜(克)它的气所制服。同样道理,“生于金者,至火而死”,火胜金,因此,“秋之所生不得过夏”,这也是“天之数”,客观规律,即五行相胜的自然规律。

  人和万物一样,也是应天气的。董仲舒认为人的饮食在各不同的季节,也有“所胜”和“所不胜”的问题。例如春天,人适合吃什么不适合吃什么。他说:“冬,水气也。荠,甘味也。乘于水气而美者,甘胜寒也。”冬、寒都属于水,甘味属土,土胜水,所以,“甘胜寒”。在冬天就是“乘于其泰”而生的,因此,“荠以冬美”。荠就是人们在冬季最佳食物。从此,又可以推论出,所有甘甜食物都是冬季适宜的食品。同样,“夏,火气也。

image.png

  茶,苦味也,乘于大气而成者,苦胜暑也。”夏、暑都属于火,苦也属于火,本无相胜之理,不知仲舒有何依据。但是,“以夏成”,夏天生长很多苦味的禁。这说明夏天最佳食品是带苦味的,现代所谓“苦瓜败火”,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说,冬天要多吃甘甜食物,夏天要多吃苦味食品。相反,夏天,荠不能生长,人就必须“尽远甘物”,不吃甘甜的东西。到冬天就不要吃苦味的东西。在春秋季节,苦甜食物都要吃一些,这样就能达到“和”。总之,“凡择味之大体,各因其时之所美而违天不远矣。”从大体上说,什么季节生产什么东西,就吃这种时新的食品,就算是顺应上天了,即使违背上天也不至于太远。随着季节吃自然生长的东西,就是所谓“取其胜”,就等于得到“天地之美”,四时之和了。这样就可以益寿。

  顺应自然

  《周礼天官冢宰下食医》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调以滑甘。”四时配四味,五味中的甘味跟其他四味相调,适应于四季。这与董仲舒的“迟远甘物”的说法有矛盾。但是董仲舒在《五行对》中说:“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所命…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四行配四季,五行中的土最贵,不跟四季相搭配。同样,“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美于甘,五色莫贵于黄”,那么,宫、甘、黄,也都不跟四季搭配,而在方位上都居于中,而不居于北。

image.png

  这跟《周礼》上的说法比较一致。我们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到董仲舒这些五行理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是彻底的理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以中和理论来选择食物时,强调与季节的一致性,这种思想应该说符合人类长期形成的习惯。另外,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也不会冬天想吃夏果,秋天想吃春菜,给采购人员带来麻烦。但是,容易满足却使进步缺乏动力。如果皇帝冬天想吃夏果,秋天想吃春菜,那么,大家就要千方百计办到,这就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采用温室培育,或采取保鲜技术,使夏果保鲜到冬天。西汉时代,就已经有了温室培育蔬菜技术。《汉书信臣传》载:太宫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蕴火待温气乃生。这应该是培育的新技术,是重大发明。

  召信臣根据董仲舒的中和思想,认为冬天生长的这些蔬菜,都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同时还取消了其它方法栽培的食物,节省了“岁数千万”钱的经费。说明当时这种栽培技术还处于初创阶段,造价是相当昂贵的。现代,我们采取温室培养和保鲜技术,已经能够在各个季节吃到四季的水果和蔬菜。这些虽然都是“不时之物”,却完全可以供养,对人体并无伤害,相反,却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董仲舒的说法并不妥当。但是,对于任何哲学命题,我们都不宜作简单的否定。人是自然界的产儿,又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太阳系地球这颗行星上,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整个机体。

  中国古时候所谓“顺应自然”的思想正是反映了这种实际。董仲舒所谓“臭味取其胜”也正是这种思想的部分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说,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医强调用药要考虑季节、气候等因素也是同样性质的思想。在科学发展的将来,也许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发现这种思想的合理性。“居处就其和”。董仲舒认为,居住的条件也应该是和的,即不偏阴也不偏阳,不冷不热,不燥不湿的。当时没有现代的冷暖设备,怎样才能做到和呢?他认为主要通过房屋的高低宽窄来调整,“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圣人不为,适中而已矣。”台子太高,阳多干燥,房间太大;阴多潮湿这两种情况,一是偏阳,一是偏阴,都跟“天地之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圣人都不这么办。

  他们居住的房屋都要求“适中”,即不高不广,这样才能达到“天地之和”,有益于养生。《吕氏春秋重已篇》载:“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瘘,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圣王之所以养性也。”董仲舒显然继承了这种思想。董仲舒只说房屋不宜太高太广,却没有说究竟多高多广才适宜。他在讲圣人要求“适中而已之后,只说:“法人八尺,四尺其中也。"人身高八尺,四足就是它的“中”。汉尺比现在短,大约只有28厘米,所谓“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八厘米。四尺只有九十厘米。这自然不是房屋的高度和广度。如果说这是台子或房屋的地基的高度,或许还可以。这方面的具体问题,还需要专门的考察。

image.png

  从思想史上说,董舒主张中和,不但有科学方面的价值,而且有现实方面的意义。董仲舒反对台子建得太高、房屋造得太广,是有针对性的。汉文帝“躬修俭节,思安百性”。翼奉劝汉元帝节俭治国时,举了汉文帝节俭的例子,他说:“孝文皇帝躬行节俭,外省繇役。其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凰、白虎、宣室、温室、承明耳。孝文欲作台,度用百金,重民之财,废而不为,其积土基,至今犹存,又下遗诏,不起山坟。故其时天下大和,百姓治足,德流后嗣。”当时天下富足,百姓安宁,堪称盛世。

  后来,汉武帝要建“上林苑”,东方朔用古时候帝王因大兴土木导致灭亡的教训,向汉武帝进谏,他说:“夫殷作九市之官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汉武帝不顾东方朔的直谏,不吸取历史的教训,仍然大兴土木,建立了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都是用铜制成的。事见《汉书郊祀志》及注。有人建议起楼迎仙人,因为仙人好楼居。于是,汉武帝在长安建筑飞廉、桂馆,在甘泉建起益寿,延寿馆,又作通天台,不断扩建宫殿。

  后来,柏梁遭受火灾,有人建议,应该建更大的宫殿来厌胜火灾,于是“作建章宫”。这座有“千门万户”。前殿高过未央官,东边“凤阙”高二十余丈”,西殿商中“数十里虎圈”,北边挖一个大池,池旁有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还有四个小岛,分别叫“蓬菜、方丈瀛州、壶梁”。南面有玉堂壁门大鸟之属。还建立了神明台、井干楼,各高五十丈,并有辇道相连接。仅此几项,工程之巨,似乎不在阿房官之下。

  长寿的仁者

  董仲舒死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他虽然不及见建章官的宏伟,但对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却有很深刻的认识。他所谓圣人不为高台广室,可以看作是对汉武帝大兴土木的委婉劝谏。可见,董仲舒的说法是有所指的。但是,政治家往往不相信当代的哲学家,汉武帝根本没有采纳董仲舒等人的直谏和曲谏,仍然大兴土木,“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国上第四,董仲舒认为精神对养身的作用极大。养身之道关健在于养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扰,神扰者气少,气少者难久矣。”气受到神的制约,神是从意中出来的,思想所进行的考虑,即思维活动,就是意。思考过于劳累,精神就会被扰乱。精神被扰乱,气就会减少。气少的人就不能长寿。

  可见,人的思想活动通过神气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董仲舒主张“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减少欲望,不干坏事,这样就可以使意即思想平静下来,这样,精神也可以得到安静。静神可以养气。气经过适当保养,既充足又顺当,那就大体上掌握了养身之道。董仲舒从意、神、气的三者关系,论证了思想活动、精神面貌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董仲舒又说:“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何为而气不随也?”心主宰气,不管心如何变化,气都要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这些都是气随着思想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的例子。

image.png

  因此,董仲舒认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不贪外财,不争名利,心里又没有私心杂念,情绪上心平气和,办事妥当公正,不偏不倚。这就是“仁者”为什么长寿的基本原因。这种说法跟古时候医书所谓“七情”对健康的影响有一致之处。孟子就是长寿的仁者。他有什么经验呢?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的。董仲舒认为,孟子养气就是指“行必终礼而心自喜,常以阳得生其意也。”行为一定要符合礼数,心里自然喜悦。又经常根据“阳”的原则考虑问题,提出思想。什么叫“阳”的原则呢?“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阳”表达天的宽容。王者则天,因此,“王者心宽大,无不容,则圣。能施设事,各得其宜也。”

  结语

  王者能够宽容,安置人事,设立机构,才能都各得其所。宽容是一种道德,有这种道德的人就是仁人,就能长寿。董仲舒认为,孟子所谓养气,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气对于人来说,比衣食更为重要,因此,养身最重要的是受气。气的多少优劣又直接受到人的思想情绪的影响。思想情绪又跟人的道德修养有密切关系。因此,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境界,就成了养气保身的重要方面。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指实行仁义。仁义与功利的关系,又可以简化为义利的关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