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张献忠手下的头号将领,最后什么结局?

  清军入关后,李自成的大顺军与清军在山海关首次交战,不料一触即溃。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大顺政权土崩瓦解,而李自成也兵败身亡。而另一支农民军张献忠则建立大西政权,在成都自立为皇帝。清军南下,张献忠率军抵抗,在四川凤凰山与清军交战,不幸战死沙场,大西军在其长子、头号得力将领孙可望的率领下放弃四川,转战贵州,最后在云南站稳脚跟。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崇祯皇帝死后,南明弘光、隆武等政权先后败亡,永历政权匆匆成立。永历帝在广东登基后,急需扩军备战,抵抗清军进攻。纵观当时天下局势,唯有云南孙可望可依靠,永历政权需要孙可望的军队来稳固后方,支撑着名义上的皇权。而孙可望也希望借用南明永历政权的法统地位,巩固自身在云南的合法统治,从而进一步扩张地盘。

  永历二年(1648年),南明四川巡按钱邦芑派人前去与孙可望接洽,孙可望表示愿意接受招抚,不过要求封自己为秦王。受过儒家正统思想教育的钱邦芑,为了天下大势的安定亲自写书信一封,希望能进一步感化孙可望,劝其诚心诚意投降。这封书信写得情真意切,坦诚无比。

image.png

  钱邦芑他第一次派人去见孙可望,还不敢在书信中与之商量封赏事宜,因为钱邦芑还不知道孙可望的意思。后来,使臣归来,称赞孙可望的待客之道,同时还详细叙述了孙可望诚心诚意要归顺南明永历政权的意思,没有丝毫二心。虽然钱邦芑的同僚不是非常相信孙可望的诚意,但钱邦芑自己却丝毫没有怀疑孙可望的诚心。

  钱邦芑认为一个不讲诚信、辜负他人、表里如一、朝三暮四的人,是不可能成为雄霸一方的英雄豪杰的。钱邦芑深深相信孙可望的为人,不顾朝廷其他大臣的议论和不满,为其上书,说明详细情况,希望永历帝能给孙可望封爵位。钱邦芑做这一切都是希望孙可望能够弃暗投明,改弦易张,对永历帝俯首称臣,尊奉正统的皇权。让孙可望入朝为官,从此政令统一,官员任命、出兵作战制定的战略方针都听从皇帝的安排。钱邦芑觉得,只有这样孙可望才能不辜负朝廷重望,真正成为能流芳百世、千古传唱的英雄豪杰。

  钱邦芑一生光明磊落,遇到该践行的事,即便被万千人所不理解,依旧会去做,就好比他为孙可望请永历帝封赏爵位一事。虽在此事上遭受到的阻碍和猜忌非常多,但钱邦芑丝毫不后悔初衷,也从不怀疑孙可望的诚意。他只是衷心希望孙可望能当一回顶天立地的汉子,借此良机建功立业,为恢复大明扫平一切阻碍,而不是只是保存实力,暂居一地,愧对大丈夫的称号。钱邦芑践行儒家仁义,但是却未免太过书生意气,反观孙可望则权力欲太大,背弃信义,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