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却也是北宋第一奸臣

  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丁谓。

  宋朝是历史上出奸臣最多的朝代。赵匡胤立国后,定下优待士大夫的规矩,读书人无论犯了多大的罪过均可免死。优渥的政策并没有换来读书人的忠诚,反而恃宠而骄。自神宗以来,宋朝奸臣辈出,蔡京、童贯等“六贼”将朝政弄得乌烟瘴气,“靖康之耻”的发生很大原因就是拜他们所赐。若说两宋奸臣之首,当丁谓莫属。

  丁谓是奸臣,也是能臣,同时也是个天才式人物。丁谓自小聪明伶俐,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书读一遍就能背诵。天赋使然,丁谓多才多艺,天象占卜、书画棋琴、诗词音律,无一不精,无一不晓,文追韩、柳,诗似杜甫,时人评价他的文章,“自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

  丁谓的诗文才华,对他而言只是副业,他真正擅长的是治政。公元1009年,汴京皇宫失火,被烧成一片废墟,丁谓负责复建工程。他接手工程后,充分发挥了统筹兼顾精神。他下令从皇宫到汴河挖一条深沟,引汴河水入内作为水道,用于运输建材;挖出来的泥土用于烧砖制瓦,就地取材,省去搬运之苦;复建工程完成后,再将建筑垃圾填入沟中。一举而三得,仅用七年便完成了复建工程,还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丁谓挖沟”也成为统筹工程学中的经典案例。

  在治理民生问题上,丁谓也颇有心得。四川路少数民族不堪压迫聚众造反,朝廷多次派兵镇压,官军一到,叛军便躲入深山,官军一撤,又继续为祸一方。丁谓奉命前往处置。他一到任便下令休兵,冒险入深山见其首领,晓谕朝廷安抚之意,并宣称边民迫而造反,朝廷一律赦免。叛军感激涕零,纷纷表示愿意归降,并刻石立誓,永不反叛。

  丁谓兵不血刃平定叛乱后,又在边境开放榷场,允许边民牧羊贩马,以粮换盐,边境民生大大改善。终北宋一朝,西南再无反叛。真宗问道:“边防如何才能安宁?”丁谓答道:“官不邀功,兵不生事,以静为胜,边境自然安宁。”真宗深以为然。

  所谓能者无所不能,丁谓虽然是文官,处理边防之事也是得心应手。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南侵,宋民惊慌失措,纷纷渡河南逃。渡口船少人多,船夫借机邀利,不肯渡民过河。丁谓见状,下令从监牢提死囚数人,冒充船夫斩于船上。船夫大惧,遂不敢造次,仅用三日便将全部宋民渡过黄河。紧接着,丁谓又挑选精壮民夫在南岸击鼓摇旗,刁斗彻夜不息,声闻数十里。辽军以为宋军有准备便撤军而去,从此境内晏然。

  如此看来,丁谓是个能臣干吏。从政四十余年,历任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盐铁副使,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军政、民政、工程、军事无不得心应手。这样一位能臣,却在权力斗争中迷失本心,成为一个溜须拍马、献媚邀宠的奸佞小人。“溜须”一词就是由丁谓为寇准擦须而来。

  丁谓为官期间,做了不少大坏事。一是撺掇真宗大兴土木,二是勾结太监陷害寇准,三是假献祥瑞邀宠媚上,桩桩件件,无一不是佞臣所为,因而被“天下目为奸邪”,人们将他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合称为“五鬼”。丁谓的下场也颇为凄惨,年近六旬被贬至海南,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