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诸葛亮早出山八年,鲁肃真实水平到底如何?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重臣鲁肃被罗贯中描写成了一个及其平庸的人,在演义当中我们甚至感觉不到鲁肃对东吴的贡献,反而觉得鲁肃为刘备的蜀汉集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按照演义的说法,在诸葛亮为主公刘备谋划荆州的时候,鲁肃可谓最佳辅助,将荆州借给了蜀汉集团。而他在东吴能让人记得事情也只有一个横纵连横了,连蜀汉抗曹魏。那么在历史中鲁肃真是这么一个差劲的人吗?其实不然,周瑜对鲁肃就有着很高的评价: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待瑜。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也有着很高的评价: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倘若鲁肃真的像罗贯中描写的一样平庸无能。周瑜怎么可能会觉得这样一个人可以代替自己。陈寿又怎么可能做出个如此高的评价。
历史中的鲁肃乐善好施,在得知周瑜缺少粮食后,直接将家中一半粮食赠给了周瑜,因此二人成了莫逆之交,而后周瑜更是向孙权举荐了鲁肃,孙权鲁肃二人也是相谈甚欢。
公元200年,鲁肃和孙权第一次见面,就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与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相似,都是日后国家的治国方针,然而此时的诸葛亮还在种地,离他出山还有着八年时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权在听到鲁肃的策略后自然非常高兴。
虽然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有一点值得一提:官渡之战发展在建安四年六月到建安五年十月,鲁肃提出榻上策的时候,曹操袁绍可是还没有分出个胜负的。即便袁绍在官渡之战大败,兵力损失严重。此时可依然雄踞北方四州,整体实力还在曹操之上的。然而鲁肃依然清醒的觉得袁绍并不是曹操的对手。整个东吴的未来对手只能是曹操。而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曹操已经战胜了袁绍,可以说已经一统北方了。此时全国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从这点来说,鲁肃也是有着非常超前的战略目光的。
其次鲁肃看人也是有着一定水平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荆州资源丰富,人才济济,刘表更是又有着十万大军,然而鲁肃和孙权都不把刘表放在眼里,认为“砌其主不能守”。事实上正是如此,虽然有着十万大军,但是刘表毫无进取之心,只能是个守城之主。
最后再说说鲁肃的业务能力,刘备孙权第一次争夺荆州之时,如果不是鲁肃率军一万抢占益阳拖住了关羽的三万大军,吕蒙能指望什么去劝降零陵太守郝普?
乐善好施、能力出众,这种人注定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发光,唯一可惜的就是寿命太多。在他死后诸葛亮也为之发丧。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别拿默默干活的老实人不当一回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