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不用张昭为太子之师,是什么原因?

  孙权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后,想让他读《汉书》,以便熟悉近代之事。孙权认为张昭在这方面有师承渊源,从而让张昭的儿子张表跟随父亲学习,回来后再传授给孙登。那么,孙权为什么不直接让张昭当太子的老师,而是要隔着这么一道手呢?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image.png

  孙权的理由是否成立

  孙权不用张昭,是说不愿意张昭过于劳烦,这个理由成立吗?说起来,此时的张昭年龄已经很大,孙权这么说,看起来似乎是个理由。但是,三国时期一般都是终身制,张昭此时也没有说已经办理退休手续,为什么就不能作为太子之师?张昭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再说了,如果说是劳烦,张昭能够在家里教儿子张休,为什么就不能在外教孙登?如果仅仅是因为年龄大,他完全可以让张昭只做教授,不做其他杂务,这样不是更好吗?说到害怕张昭过于劳烦,不由想起另一件事情:孙邵去世后的丞相人选。当时百官推荐张昭,孙权说的理由也是“丞相事务繁杂……这不是用来照顾他的办法。”让人当丞相是照顾,不是让人办事,这是个什么道理!所以,这种借口一目了然,不难分辨。

  孙权为什么不让张昭直接教授太子

  孙权不让张昭教授太子,就是不给张昭太子之师这样一个名号,原因有三:

  一是赤壁之战后,张昭不再受重用。赤壁之战前,在是否抵抗曹操问题上,张昭是主和的,这和周瑜、鲁肃意见不同。《江表传》记载了两件事:孙权对周瑜说,张昭等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孙权当皇帝后,在百官大会羞辱张昭,说“如张公之计,我今天怕是已经要饭吃了”。所以在孙权当皇帝后,张昭就已经没事可干了。再向前追一下,赤壁之战后,张昭就已经不再受重用了,只是那时候孙权还不敢称王,大局上还必须笼络以张昭为首的江北士人,所以他还不能把张昭贬斥,但称王后的孙权则不同了,他只需把张昭当牌位供着就行了。

  二是张昭其人在东吴名望太大,孙权要避免张昭再扩大影响。在与辽东公孙渊联盟问题上,孙权和张昭意见不一。两人反复争论,以至于孙权按着刀把说:“吴国人士入宫则拜我,出宫则拜你……我真担心失手杀了你。”张昭看着孙权很长时间,说:“我知道我的话你不会听从,所以还要进愚忠,是因为太后临终前,把你托付给了我。”这件事情虽然不是在同一时间发生,但张昭在江东的影响不言而喻,也就是不管他人的官位有多高,只要有张昭在,任何人的声望也不会超过他。孙权要再让张昭直接担任太子之师,那张昭的声望则更是大于天了。太子之师虽然不一定有实权,但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直接对太子施加影响,在未来的君王和百官中其影响力也会更大。孙权可以让张休教孙登《汉书》,却不想让张昭进一步扩大影响,因为张休是太子的臣子,而张昭出来就是老师。

  三是孙权在有意识地对江东豪族重臣加以抑制。

  孙权靠笼络东吴大家世族巩固的政权,这些大家族也都获得了高官厚禄。然而,孙权后期却重用诸葛瑾父子和孙氏宗族中人,大家世族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排挤,像陆逊、顾谭等人。张昭作为孙权的顾命大臣,位高权重,影响力太大,虽然孙权不能不在名义上给他尊荣,但不让他有更大影响和实际权力还是做得到的。在孙权第一个太子孙登的四友之中,张昭的儿子张休和诸葛恪、顾谭,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两宫之争,顾谭和张休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而诸葛恪却最终成为了托孤大臣。这是不是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联想,诸葛家族在江东没有深厚的根基?

  所以说,孙权不让张昭直接担任太子之师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看孙权和张昭的关系有一种感觉,尽管张昭是孙权的顾命大臣,但总是有一种张昭被孙权玩弄于手掌心的感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