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两大功臣,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隋朝两大功臣,最后结局分别如何?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北周宣帝病危之际,刘昉郑译两人伪造诏书,杨坚从而得以入朝辅政,为日后的代周称帝打下基础。对于杨坚来说,刘昉郑译都是大功臣,但隋朝建立以后,这两个人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一、野心萌动
557年,17岁的杨坚做了独孤信的女婿,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唐国公李昞(唐高祖李渊之父)成了连襟。
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十四岁嫁给额杨坚
后来的事实证明,找个好媳妇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568年,杨坚承袭父亲随国公的爵位。同年,周武帝宇文邕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杨坚跟皇帝成了亲家。
后来的事实证明,给女儿找个好婆家也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578年,周宣帝宇文赟即位,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作为皇帝老丈人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后升大后丞、右司武,很快转任大前疑。
总之,杨坚在北周的官职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显赫。
北周建立以后,宇文护专权十五年,连杀两任皇帝,直到被武帝干掉。宣帝即位之后,杨坚在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是被皇帝用来对抗宇文家族其他人对皇位威胁。
女婿宇文赟昏庸无道,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但也意识到杨坚的危险。
后父大前疑坚,位望隆重,天元忌之,尝因忿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坚,谓左右曰:“色动,即杀之。”坚至,神色自若,乃止。《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四》
杨坚逃过一劫,为了自保,要求出藩外放,于是被任命为亳州总管。这个时候,老朋友庞晃建议杨坚起兵自立。
高祖握晃手曰:“时未可也。” 《隋书·列传》卷十五
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野心早就有了,就差一个时机了!
二、祸从始出
属于杨坚的机会来了。
580年5月,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因为脚出了点毛病,还没有成行。五天以后,宣帝突然病危,不能说话,当天就去世了。
北周朝廷出现了权力真空,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杨坚辅政。《隋书·列传》卷三
刘昉郑译为了得到更好的前程,投靠了位高权重的杨坚。杨坚能入朝辅政,这两个人功不可没,当时的人说“刘昉牵牵,郑译推后”。但是,他们俩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始,刘昉、郑译议以坚为大冢宰,译自摄大司马,昉又求小冢宰。《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四
两个操盘手安排杨坚为大冢宰主持朝政,郑译自己出任大司马统领军队,刘昉出任小冢宰负责具体政务。
这个计划明显是拉着杨坚出头,而这两个家伙分别掌握着朝廷军政大权,实际上把杨坚架空了啊。
聪明的杨坚有点疑惑,就找到李德林征求意见。还是李德林老辣,看透了目前的局势:
宜作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不尔,无以压众心。《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四
要做就做大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这样就不能压服众人之心!杨坚听从了这个建议,当然也看到了刘昉郑译的险恶用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昉郑译开启了杨坚权相之路,但也在同时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三、临危不受命
杨坚做了大丞相,统领内外军事。但他的专权,导致了相州总管尉迟迥率先起兵反叛,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等先后响应。
尉迟迥可不是一般人,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女婿,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家世显赫,很能打仗战功卓著,名望地位一向很高,实力也最大。
三总管叛乱,杨坚面临的局势危如累卵,搞不好就会被颠覆。
杨坚派老将韦孝宽对付尉迟迥,在部队开赴前线时接到密报说有将领跟尉迟迥暗通款曲。这个时候,杨坚接受了李德林的建议,没有临阵换将,并且找一个可靠的有威望的人去做监军。
派谁去呢?少内史崔仲方不去。
又命刘昉、郑译,昉辞以未尝为将,译辞以母老。《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四
杨坚太不爽了。我有难处了,你们两个家伙却要找理由躲到一边,是怕引火烧身?还是怕我垮了要给自己留个后路?可以想象杨坚是何等的愤怒,回头一定要清算这两个逃兵!
幸亏有髙熲挺身而出,配合韦孝宽很轻松解决了尉迟迥,不到四个月,全国的叛乱也很快剿灭,当初杨坚对庞晃所说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581年2月,杨坚登基称帝,隋朝建立。
四、罪不容诛
先说刘昉。这个人生性狡猾诡计多端,靠父亲的功勋才有机会侍奉宇文赟,以善于逢迎而得到赏识,宇文赟即位以后,他出入宫廷,宠幸冠绝一时。
杨坚当权以后,刘昉成为丞相府司马,而且帮杨坚搞定了有实力的汉王宇文赞。但是,刘昉在平叛中不光当了逃兵,而且
逸游纵酒,不以职司为意,相府事物,多所遗落。《隋书·列传》卷三
天天饮酒作乐,啥事也不管啥心也不操,似乎在隔岸观火,杨坚对刘昉的怨恨在一步步加深。所以,杨坚建立隋朝以后,虽然升刘昉为柱国封舒国公,但就不给实职,把他晾在一边。
刘昉自认为是佐命元勋,中途被疏远,心里虽然不安,但却不知道收敛。
最后,郁郁不得志的刘昉,竟然勾结同样不得志的赋闲将领梁士彦、宇文忻,伺机谋反。还说自己的姓是“卯金刀”,名是“一万日”,姓刘的应该当皇帝,而且是一万天。
587年,刘昉因为谋反被处死。
五、网开一面
再说郑译,他出自官宦世家,因为跟宇文赟关系好,在宣帝时期跟刘昉一样受宠。
郑译跟杨坚有同窗之谊,并且倾心交好杨坚,当杨坚受到宣帝猜忌时,郑译帮杨坚取得出任扬州总管的机会。
杨坚成为大丞相后,任命郑译为柱国、相府长史;在平叛三总管叛乱后,任命他为上柱国,并恕他十次死罪。
杨坚称帝后,郑译得到很多赏赐,家人都封官进爵。
杨坚虽然采取措施,但同窗之情还在,也只是把郑译削职为民,给了他一本《孝经》,责令他读熟,并且让他跟自己的母亲住到一起。
郑译后来还恢复了爵位和官职,还成了一个有所成就的音乐家而得以善终。
刘昉郑译两个人是靠逢迎宣帝而受到宠信,本来就是没有底线的阴谋家和政治投机分子,他们的忠诚度是不牢靠的。杨坚作为权相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他的头脑是清醒的,也不希望他的朝廷再出现当初的专权行为,那就不可能给他们实权。
而当上皇帝的杨坚,对法律的极为重视,制定了新的刑律来彰显、巩固皇权,他不能容忍任何作奸犯科的行为,对功臣的制裁也起到示范和儆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