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生前留下了遗言让宋太宗继承帝位吗?
宋太祖之死,与千年来扑朔迷离的“烛光斧影”事件有关。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烛光斧影”事件,源自于北宋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
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宋太祖赵匡胤曾驾御太清阁望气,当夜天气晴朗,星斗明灿,看得正高兴,突然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于是移驾下阁,命宫人开端门,夜召晋王赵光义相见。赵匡胤屏退左右侍从,兄弟酌酒对饮。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宫女遥见灯光烛影之下,赵光义突然起身离席,摆手后退,有不可胜之状。肉尽酒残,禁漏三鼓,地面上的积雪已有数寸厚,赵匡胤手拿一把小柱斧蹲殿前在戳雪,回头对赵光义大声道:“好做,好做!”随后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当晚,赵光义留宿禁内,将近五鼓,宫中寂无所闻,而赵匡胤已经驾崩。
文莹这段近于荒诞怪闻的记载先是被南宋初年的曾慥引入其笔记小说汇编《类说》中,后又被南宋人李焘移录到其所撰北宋编年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此后,《太平治迹统类》、《九朝纲目备要》、《宋史全文》等书莫不加以引用,致使世人皆疑赵匡胤乃是死于赵光义之手。
元朝大学者苏天爵就说:“宋太祖之死,人多疑之。观《长编》所载,隐隐可见。”
但官修《宋史》对宋太祖之死并无过多记载。
《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提了一句:“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赵光义到底是不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呢?
嫌疑很大,证据却不足。
毕竟,他成了北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手掌生死大权,就算有证据,也早洗得一干二净了。
但赵匡胤原是武夫出身,早年冲锋陷阵、百战沙场,应该说,身体极强健,而去世的当年,史书上也没记载有他患病以及如何医治的记录,年纪不过才五十岁,也尚未立储君,却在一夜之间,说死就死了!这结果实在突兀。
由是,人们就觉得,《续湘山野录》所记绝非空穴来风。
编写《资治通鉴》的大史学家司马光为了替赵光义“洗斧声烛影之诬”,专门在《涑水纪闻》写了一段赵光义如何接任皇位的详细经过,但这段记载编得更加离奇。
《涑水纪闻》的记载是这样的:事发当晚,赵光义并没在宫中过夜。宋皇后得到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急忙派内侍王继隆(即本书中的张德钧)召赵匡胤的第四子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入宫继位。可王继隆却认为赵匡胤平生素有传位与赵光义之志,便无视宋皇后的吩咐,而往晋王府走去。到了晋王府,却发现医官贾德玄坐在门口。而赵光义乍闻噩耗,先是大惊,听王继隆说要他进宫继承皇位,又大为犹豫,推托说要找老婆孩子商议,躲入里屋不出。王继隆等得心焦,在外面大声催促,说,再磨磨叽叽,皇位就被其他人占去了!这样,赵光义才冒雪入宫。宋皇后发现赵光义是来了,满面惊愕,赶紧跪倒山呼万岁,哭泣着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全由给皇上保全了。赵光义觉得自己地位已经确立,就流着眼泪说,共保富贵,不必担心!
之所以说这则记载比《续湘山野录》所记更为离奇,更为无厘头,是因为人物的表现个个反常,而继位过程犹如儿戏。
反常之一:古时候皇帝猝死,如尚未指定谁是皇位继承人,则应由皇后召集宗室、王公、文武大臣一同讨论推选,而不应该是象龟兔赛跑一样,比赛谁先到何皇后处报到,谁就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选。
反常之二:赵匡胤共有四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已夭亡,次子赵德昭乃是赵匡胤第一任正妻贺氏所生,时年二十六岁,四子赵德芳则是庶出,时年仅有十七岁。宋皇后这一年二十五岁,并无生育,立赵德昭还是立赵德芳对宋皇后均无直接的利害关系,她凭什么自作主张要传旨召年幼庶出的赵德芳呢?
反常之三:王继隆不过是个宫中宦官,他怎么敢将皇后的旨意置之度外,阳奉阴违、擅作主张去找赵光义呢?
反常之四:医官贾德玄深更半夜出现在晋王府,按他自己所说,是赵光义将他找来的,而赵光义本身又没病,找他来了,又不接见,于是冒着奇寒,在风雪中静等。那么,赵光义找他来的用意何在呢?
……
总之,是越描越黑。
后人反而喜欢把这两段记载连在一起联想:赵光义听说皇帝哥哥邀他喝酒,就暗藏毒药(赵光义是使毒专家,有毒杀过多个历史著名人物的记载)赴宴。仁厚的哥哥得知自己中毒,大怒,用手中柱斧追杀,却被赵光义轻松躲开,不久,毒性大作,哥哥痛得捂着肚子,蹲在地上,不断用柱斧戳地上的积雪,悲愤无比,大叫,你做得好事!你做得好事!赵光义惊恐之下,逃回了晋王府。他担心哥哥没死,又派人去找来精通医术的心腹医官贾德玄,然后静等宫中的心腹宦官王继隆。
说来说去,无论是在《续湘山野录》中,还是在《涑水纪闻》中,都无法戡破出赵匡胤的死亡之谜。也无法找出赵光义行凶的确凿证据。
因为,这两则没头没脑的记载,说不定是写作者拍脑袋胡编出来的。
但,赵光义杀人的嫌疑还是很大。
赵匡胤的死是不是与他有关,还必须从正史上找。
赵光义在哥哥称帝的第二年就成为了开封尹。在这个岗位上,他网罗了大批羽翼,文武僚佐,济济一堂,活脱脱一个候补朝廷。
赵匡胤觉察到了隐藏的威胁,但顾及手足之情,并没施以重手,而是旁敲侧击,适时打压,想从汴京迁都往洛阳。
但是,赵光义的羽翼已满,率群臣在朝堂上抗议反对。
赵光义本人还引用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一句话作为反驳,说:“(国家安危)在德不在险。”
迁都之议由此泡汤。
赵光义反对迁都的原因很容易理解:他的官职是开封府尹,一旦迁都,他就远离了政治中心,势力就会受到削减。这是他万不愿意看到的。
“迁都之议”后六个月,赵匡胤暴毙,赵光义华丽转身,从一介亲王蜕变成北宋第二位皇帝。
不难看出,“迁都之议”和赵光义登基,其中必然有重大联系。
再看,赵光义于十月二十一日正式登基称帝,当年十二月就迫不及待地改年号改为“太平兴国”。
通常,新君继位后,都是等到第二年才更改年号的,可赵光义竟然连一个月都不愿等了。他是不是想尽快摆脱“弑兄”的阴影呢。
赵光义继位的当月,就将弟弟赵廷美封为开封尹,摆出一副要将弟弟赵廷美培养成皇位继承人的姿态,让人有一种错觉,自己之前任开封尹,就属于皇位继承人。
此外,他还诏命,哥哥赵匡胤、弟弟赵廷美的子女和自己的子女一样,并称为皇子皇女。
似乎,不但自己这一代推行的是“兄亡弟及”的继承理念,下一代也同样如此。
然而,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他迫死了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又离奇死去。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赵廷美被人诬告阴谋造反,赵匡义将之斥至房州,迫害致死。
还有,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也就是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离奇死去的这一年,赵普向世人抖搂出一个惊天大秘密。
赵普说,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也就是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太后(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病了,自料时日无多,就召我(赵普)入宫。当着我的面,问太祖:“你知道你是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答:“我所以得天下,全赖祖宗积德。”太后批评说:“错,你得天下,就因为周世宗的儿子太年幼!如果周世宗的儿子已经成年,天下岂能为你所得?做梦吧你。所以,为保我朝国运长久,你死后当传位给你弟弟。国有长君,万民之福啊。”太祖顿首哭泣,说:“您老人家说得太对了,我一定谨记于心!”太后于是转过身对我(赵普)说:“好,你是证人,赶快取笔墨记下来,不可违背。”我(赵普)便立于床前写成誓书,藏于金匮内,命谨慎小心的宫人好生保管。
这,就是“金匮之盟”的来历。
但是,这“金匮之盟”不在赵光义继位之日宣布,而在六年之后才提起,让人生疑。
而且,从其内容上分析,也很不合理。
赵匡胤称帝那年(公元960年),只有35岁,正当盛年,第二年就要他考虑立储问题,似乎太早,而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也已经11岁了,只要赵匡胤不是那个时候死,活上个三五年,赵德昭基本也长大成人了,是不会重现后周六岁幼主继位的情形的。前文也说了,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经是二十六岁。
所以,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也是值得怀疑的,赵光义杀害赵匡胤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