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战争中宋朝已经获胜的情况下 宋朝为什么还要签订澶渊之盟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辽战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定国号为契丹。而到了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时期,契丹开始有了入主中原的野心。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称帝,建立了后晋,石敬瑭则向契丹献上燕云十六州。
自此,宋朝北方门户大开,中原政权时时面临辽国的威胁。这也成了宋朝统治者们的一块心病。
辽太祖剧照
《澶渊之盟碑》即俗称“城下会盟碑”。宋贞宗欺蛮夷不识汉字,反其意吟诗刻石冠冕以愚百姓。观后趁兴附上一咏供笑:濮阳宋迹自萧条,千古悲风涕泪飘。 青史迷茫衰败事,残碑读罢话前朝。 莹霜利剑驱狼尽,指旆北荒望敌消。 雅韵何成边塞固,长输帛玉重民徭。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攻入汴京,灭亡后晋之后,改国号为辽,自此正式加入了中原地区的政治角逐。北宋与辽国对峙了有上百年时间,自北宋立国之初,两国之间就相互攻伐。
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除去宋朝的这块心病,在位期间曾两次伐辽,但是都失败了。
赵光义两次伐辽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979年,赵光义在平定北汉之后,从太原直接出兵伐辽。想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是刚刚攻下幽州,辽国随后便派兵来援,受到两面夹击的宋军全面溃败,落荒而逃,赵光义逃到涿州,辽兵才停止了追击。
到了公元986年,经过几年的准备,赵光义再次伐辽,此次出兵兵分三路,可是很快宋军便开始败退,东西两路军更是全军覆没。宋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伐辽了,对辽国也由进攻转为防守。
两次伐辽的失败使得宋军由攻转守
两次伐辽失败,换来的却是辽国的报复。1004年8月,辽国萧太后带领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亲征,辽国此次出兵共计20余万,萧挞凛为辽军主帅,气势汹汹朝宋国而来。
此时的宋国风雨飘摇,社稷有累卵之危,生民有倒悬之急。得知了辽军南下的消息后,宋真宗火速召开会议,与群臣商讨对策。大臣们也是分为两派,一派主站,一派主降。两个派系相互争执不休,最后是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迎战辽军。
寇准力排众议,坚决主战
思虑再三之后,宋真宗同意了与辽军作战,并决定御驾亲征。据《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中记载:“帝遂渡河御北门城楼,召诸将抚慰,远近望见御盖,踊跃呼万岁”
皇帝亲征,极大地鼓舞了将士的士气,宋军群情激昂,士气大增。一连打了几场胜仗后,与辽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宋军一改往昔的弱小,突然变得生猛起来,辽军主帅萧挞凛有些疑惑,便决定到两军阵前看看具体情况。
可是这一看却直接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萧挞凛作为辽军主帅,却不懂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衣着华丽,威风凛凛地来到两军阵前,却被宋军城楼上的弩兵盯上,弩兵架起巨弩一箭便将萧挞凛射杀。
萧挞凛到两军阵前一探究竟反送了性命
主帅身死,辽军军心大变,再也无心恋战,萧太后慌张之下只能找宋朝议和。此时寇准提议乘胜追击,却被宋真宗否决,于是《檀渊之盟》便在这个时候签下来。
宋真宗并非昏庸之辈,虽有励精图治的热血,却并无开疆扩土的决心。宋朝派遣宰相曹利用前去与辽国谈判,宋真宗一再叮嘱他,尽量不要再轻启战事,即便是辽国索要百万银钱,也可以答应。寇准听到这话鼻子差点气歪了。退朝之后,赶紧追上曹利用说道:“若岁币超出30万银,我必会亲自砍掉你的脑袋”,曹利用连忙称是。
宋真宗对辽国一心求和
经过宋辽两国的谈判,最终《檀渊之盟》签订。宋辽两国成为兄弟同盟。宋国每年向辽国进贡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从此结束了两国之间长达25年的战争。而自此之后,宋辽两国也迎来了长期的和平相处。
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胜少而败多,宋军本身实力便不强大,“安史之乱”后,中原骑兵便日益式微,到了宋辽的时代,没有了放牧的马场,宋军更是无法抵抗游牧民族的铁骑。所以面对辽国的战争,很难取得优势。射死辽军主帅后,想要乘胜追击,打垮辽军却是难上加难。
签订《檀渊之盟》
而且由于与辽国连年的战争,使得宋国的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处在战争中的百姓深受战争的毒害。这种时期宋真宗选择与辽国议和,也算是给宋朝百姓喘息的机会,恢复民生经济的发展。
而辽军主帅已死,更是接连遭遇败仗,萧太后知道短时间内无法动摇宋朝的根基,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宋朝的岁币,撤军之后回去积蓄力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向来如此,《檀渊之盟》只是宋辽两国之间相互妥协下的产物,各取所需。
《檀渊之盟》是两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檀渊之盟也打开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辽国是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双方贸易之后,辽国在宋国进口大量的商品。宋朝进攻的岁币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自己手里。还促进了宋朝的经济发展。
而辽国能出口的资源实在是少之又少,到后来为了防止宋朝组建骑兵,便连马匹都禁止卖给宋朝,于是便更没有什么可以出口的了。这也造成了宋辽两国贸易之间,辽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对其经济的冲击比较严重。
宋辽的贸易,辽国始终处于弱方
到了后来,连辽国的百姓都不用自己国家发行的货币了,商人之间的贸易只认北宋货币。辽国的皇帝也认为宋朝的货币才是真正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辽国日渐衰弱,最后被金亡国。
只从《檀渊之盟》来看,这确实是一条屈辱的条约,可是若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檀渊之盟》的签定,反而促进了宋朝经济的发展,终止了连年的战火,使得百姓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安心生活,积极意义要远大于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