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为什么出现那么许多官员经商的情况?
宋朝时期,朝廷官员之中盛行经商之风,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是个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这显然和宋朝商业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商人,像范蠡,吕不韦,在商业领域获得成功后,仕途自然也很顺利。然而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商人的地位低下,而官员却是上流社会的一份子,像宋朝这样有很多官员参与商业的,极为罕见。
这其中诸多原因有表层的也有深层次的原因,值得人们考究。这种官员经商的风气盛行,使得宋朝的经济更加繁荣,但是也带来重奢靡和官商勾结的不良影响,扰乱正常的商业活动,后期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改善这种风气,使商业得到充分的发展。
探究宋代官员经商之风盛行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宋朝独有的社会风气推动下造成这一局面,另一种就是在这背景下官员自己的选择。
时代特色
1.商品经济繁荣
费正清先生曾把宋朝的商品经济称为是中国十九世纪前的最高水平,并把它称作前现代社会。在这一时期,宋朝的税收是明朝的四倍,GDP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经济总量是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点四,此时手工业发达,经济重镇兴起,还出现了纸币等等成就。可以看出宋朝的商品经济是何等繁荣。而且宋朝的经济来源中商税占据很大比重,无论在哪个年代,经济基础一定会决定上层建筑。
在这一大环境下,众多的官员为赚钱投入到商业这个“朝阳产业”之中,就不难理解了。
2.社会风气奢靡
自唐朝起,奢靡之风便兴起,何况在经济如此繁荣的宋朝,人均GDP较唐朝有过之无不及,上到王室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奉行奢靡享乐主义。宋徽宗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直接设立苏杭造作局和苏杭迎奉局,为自己搜罗奇珍异宝;在《三朝北盟汇编》曾有记载:王大人家中,堂阁内设宝玩山石侔似宫禁;民间的奢靡之风也非常严重,将火药用于欣赏,无人不乘轿成为常态,娱乐场所风生水起。
宋朝政府自太祖开始就非常害怕权利的生长,所以,杯酒释兵权后,用多置官位来分割权利,这样一来。冗官的问题就极为严重,这些官员大部分没什么实权,闲来无事,俸禄不高,又不想贪赃敛财,在社会风气如此奢靡的情况下,为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经商就成为最好的途径,既没有贪污的风险,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
3.政策宽松
官员纷纷经商,难道国家政策那么宽松吗?说是政策宽松其实不完全准确,官员经商是宋朝政府明令禁止的,但政策的执行却没有太大的力度。受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宋朝建立政权之初,社会仍然不稳定,需要仰仗将军稳定政局,而且当时的宋朝政府还不是很有钱,所以放任将军们从事商业活动用来支持军费,安抚军心;久而久之,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加之在宋朝中后期,受到辽金等少数民族的入侵,更加需要将军们自给自足,况且这个时候的政府自保尚且困难,在管理官员方面更加显得无力,因此虽然宋朝政府知道这样会官商勾结威胁到中央集权的统治,但是已经心有余力不足了,只能默许了官员经商,让这种情况更加的严重。
4.保证税收
政府默许官员经商除了安抚将军加强部队建设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保证税收。众所周知,虽然经济发展的好,但奈何对外战争长期处于劣势,长期的对外作战,军费,赔款,使宋朝长期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为了能有钱支持作战,包括赔款,政府一定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商税作为税收来源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政府是一定要维护的,所以还会经常减免商税,大大的激发了商人的热情,也包括激发了官员经商的热情。
个人选择
1.时代在变,思想亦在变
自春秋开始,重农抑商的思想就一直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根本,直到宋朝,这种固有的经济模式被打破,人们开始意识到商业可以给人带来财富,让生活变得更好,于是掀起了反对农为本商为末的思潮,范仲淹曾言: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叶适也曾言:抑末厚本,非正论也。由此可见已经有一部分有识之士,肯定了商业的作用,提出不该抑制商业的发展。
另外在宋朝经济的发展下,儒家的义利观发生改变,孔子曾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证明在经典的儒家传统里对逐利的行为会感到不耻的,然而在宋朝利与义的关系不再对立,转而共存。苏洵主张:“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证明义和利是可以共存的。所以在这个时代,经商不再是丢人的事情,做官的大多都是读书人出身,学的是儒家经典看重名节,在以往,即便是有经商的想法,也会被时代的主流思想扼杀,而在宋朝,官员可以不再有这种心理负担,从而选择经商。
2.俸禄与奢靡的风气不成正比
前文提到,宋朝的官员很多,政府负担不了如此大的支出,就会缩减俸禄。宋朝官员的工资是非常低的,县令的月薪只够买10斤羊肉,想象一下,换成现代,一县之长一个月的工资就能吃两顿火锅,是不是有点惨了。家中人口多的,仅仅靠农桑根本养活不了全家。在吴交如死,无棺敛的时候,辛弃疾曾感叹道,“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低薪不足以养廉”,赚的钱少就要找别的途径赚钱,而且赚得少就罢了,宋代的奢靡之风很严重,俸禄和花销根本不成正比,为了满足官员享乐主义,经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经济环境这么好的时代,大多数官员一般都会选择经商。
3.利用职权大肆盈利
其实做官的经商最主要也是最现实的原因就是做官可以为经商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首先如同现在一样,国家出台什么政策有利于什么行业,不利于什么行业,做官的几乎是可以拿到第一手材料的,这样就可以合理的规避很多风险达到盈利的目的;而且古时候的商业商队游走各地,经常会遭遇山贼土匪,可是官员的商队很少有敢去劫的,经商的风险可以说降到最低。
上面这种是相对较好的官,品行稍微差一点的,可以利用职权,打着官家的旗号,利用官府的各种资源,包括私用公家的原材料、可以用更先进的生产及运输工具、便宜的经营用地等。而且百姓的力量终究是不如官家的,有很多迫使百姓将好的资源低价出售给自己的买卖,再以高额的价钱卖出去,就是相当大的利润,更有甚者会强买强卖,南宋时就有相关的记载:”今为官吏强买,商旅为之惮行”百姓明知受了委屈,奈何官官相护无法维权。如此一来官员经商要比普通人经商赚得更多,官员经商的风气日盛。
4.商人入仕
宋朝以来科举更加兴盛,而且由于商人地位的提高,政府放宽了要求,商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所以有些官员与其说是官员经商,实则是商人重操旧业。还有很多商人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利益,培养子弟参加科举,“父商子仕”现象也极为普遍,这些子弟在入仕后肯定要做有利于自家生意的事。久而久之商人越来越多入仕,官僚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商人,官员经商成为常态。
官员经商有利有弊,政府一再制止
官员经商带来不少的有利影响,比如前期鼓励军队平定战乱,对金作战时借官员经商获得大量军用物资支持作战,而且有些官员的小规模经商行为并不构成贪污,还有些官员经商的初衷是出于公心,而非私利。
如赵不慐政夔州时,所辖地区百姓交不出纳银,他调拨公款卖盐为百姓充纳银。然而,大部分的官员经商带来的都是些不利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垄断市场与民争利,强买强卖,贪污腐败的人比比皆是。政府也多次出政策制止,宋哲宗年间,官员刘安世在奏章中进言:“祖宗之制,惟戒从官以上不得广营产业,与民争利可是依然杜绝不了,给宋朝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总结:
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逐渐从旧有的末位,到本末共存,这是封建社会经济的一大进步,因为这一进步,使得宋朝的经济在当时领先世界。同时,在这种大背景下,经商不再是令人羞耻的事情,从而衍生出很多官员经商的问题。
究其原因,有这个时代带来的风气影响这一帮人,也有官员本身对利益的追求从而选择经商,总之官员经商弊大于利,虽然政府一再制止可收效甚微,到最后还引起很多贪污腐败的事情,不得不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