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对农民的蔑称有哪些?深刻体现了宋代阶级关系的不平等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从人类社会脱离原始部落生活,开始建立国家政权,中国在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下,出现了农民这种特殊的职业身份。但是这一身份一直遭受着上层社会人士的低看,甚至出现了对农民群体的形形色色的蔑称。当然,从历史潮流方面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结构本应有所改变,但是在宋朝社会,这样的蔑称也并没有消除。
经过对中国历史的一系列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自先秦时代开始,对于农民就有了类似“野人”的称呼,而这样的称呼是极具政治贬低性质的。此种情况在唐宋时期也同样存在,并且由“野人”变为“村夫”,这一不仅仅是对于农民这一身份的蔑视,更是对于整个农民阶级的低看。这种污名化的称呼,深刻体现了宋代阶级关系的不平等。
深刻剖析宋代农民蔑称的历史,不难发现背后有关宋代的城乡关系及其发展。本文将以阶级关系的视角,通过对宋代农民蔑称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宋朝特殊的城乡关系。
历史上的宋朝与农民
1.历史上的农民
“农民”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是随着中国进入“国家”这一历史名词而出现的。因此,每一个阶段,要想深刻研究并且明了当时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必然不能绕开“农民”一词。与此同时,每个历史时期的建设道路,都离不开对于农民阶级关系的探究。不同时期,“农民”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古代社会,“农民”逐渐从单一的社会职业整合为职业和身份双重含义变化。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国家,在我国历来探讨的“三农”问题当中,“农民”问题是最为棘手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农民”一词的含义逐步演变为双重内容,即职业融合身份,“农业”的兴盛和发展伴随着“民”字的起源,“农民”也成为日后典籍中常出现的内容。依古籍来看,中国的农业是在原始社会的游牧发展,加上依黄河而居的生活而逐渐被人所习惯的。
性别上的自然分工,妇女成为原始农业的发明者,因此学者认为,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它的出现正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民”一字实则是炎、黄、夷三族联盟而成,这三族合成一个氏族,在与苗族的斗争中,由苗族所俘获的三族之人称为“民”。
但是当时的“民”也并不是一个尊重的称呼,而是指最为“衣不遮体”地“奴隶”。“农民”依《礼记》所记,是古时四民之一,不论是神农氏的神话故事中,还是在先秦典籍对“禹”的怀念之情,都认为“农民”整个国家的“衣食父母”。
2.历史上的宋朝
宋朝与其前一代的唐朝相同,是以租佃制为主导的农业父系氏族,在这样的阶级关系中,乡村的租佃制属于从属地位。宋朝阶级地位中处于最底层且人口第一的便是农民,宋朝农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同时收到地租,高利贷和天子官府等三个势力的苛捐重税的压榨。农民手中的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兼并,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宋朝的非主体部分是城居的郭坊户,他们大多实行大工商业的合伙或者雇佣制度,但是这一新兴的制度并没有使宋朝以租佃制为主的农业社会走向没落,“农民”的地位依旧没有提升,“乡野村夫”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人口口相传而传播至今的。
虽然宋代不再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而且市坊经济和工商食官制兴起,但是粮食等经济作物的增产也并没有能够改变农民的命运,反而导致在城中的一部分手工业者能够更加快速地聚拢财产。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农民这种依靠劳动力的谋生方式更加受到摒弃,对于农民的称呼也就更加具有蔑视意味。
农民蔑称下的城乡关系
中国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旧时有一个常用的称谓为“重本”,即重视农业为主的本业,总而言之,历朝历代对于农业的重视才是抓住了本业,那么大力兴商业便成了“贵末”,城乡经济发展正是大力发展了工商业而忽视了对于农业的发展,当然这也成为之后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收益好的年代,一般情况下总是将一些生产条件好,收益丰富的农民称为“上农”,有田方能耕,置田业即“农业”。而到了宋朝,工商业的大力发展仿佛是阻挡了农业发展的道路,伴随着商业经济的露头,“耕人”、“耕夫”成为对于农民的常用词,但是已然与“上”字有所区分,甚至之后的“野人”更是显现出城乡关系、工商业发展在农民称呼方面的影响。
宋朝的城乡关系不能说是最为典型的,但却是值得探讨的,宋朝的城乡经济是城坊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唐宋以前,城乡市场不很发达。
甚至连日本学者斯波义信都认为:“唐代以前,既没有进入地方贸易体系中的周期性市场,也没有发达的远距离贸易生存条件。”
正是宋朝时期的城乡经济的辐射式发展,给宋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条活跃发展之路。
农民起义——“蔑称”压迫下的反抗
宋朝可以说是农民运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追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四点,无外乎是土地、人口、赋税和徭役,在这四个影响因素中,土地以及小农的关系成为了农民起义最为深层次的导火索。要想透彻地了解具体的内容,我们不禁反复询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农民起义在宋朝频发?
城市乡村在发展当中,必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当然这也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资治通鉴》中讲到:“耕稼不足以供给,由是群众乱起之由。”在著名的起义活动中,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均贫富”。相对于给农民的蔑称,在起义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农民群体对于统治阶级的不满,“王侯将相”是一种指代,更是对于“乡野村夫”的对应。
由此可见,宋朝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主要是朝廷对劳动人民在各个方面的压迫加剧。宋朝商品经济虽然发达,但是在侧面却更加激化了小农经济当中,城市与乡村中的思想和经济方面的两极分化,之后的农民起义,自然也成为当时社会环境下必然的产物。
2.为什么宋朝农民起义不能够规模化?
纵观宋朝历史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已然达到一百多次之多,但是整体规模却只能用“小打小闹”来形容,有的甚至小到难以在史书上一笔带过。一件事是否可以成功,要拥有各种条件的支持,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这一角度来评判宋朝的农民起义。要知道,在古代社会,仅仅依靠信仰来有所成就是十分艰难甚至完全没有希望的,农民起义也是这样的,总是要有一系列的外部和内部原因的推动。
不论农民还是任何阶级,对于蔑称当然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农民起义成功的理由,更不能因为情绪上的煽动就使“革命”的队伍无限扩大,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惊叹于宋代统治者的精明之处,简单来说就是剥削但又不至于让人活不下去。
3.为什么宋朝农民起义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
宋朝农民起义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坚定是难以成功的一大原因,宋朝统治者对于起义的农民总是存在一些积极的政策,例如:减轻徭役、土地制度改革、商业发展的宽松和重视士人的招募和启用。
在这方方面面的政策笼罩下,最终限制了宋朝农民起义的发展,此外,宋朝还大力采用“募兵制”,使整个宋朝的国民不再频繁强制征兵,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正是由于宋朝的一系列措施,才使得农民起义难以成得大气候,同时相对北方各家少数民族政权,对宋朝的威胁都有点不值一提。总的来讲,宋朝时期的农民既不幸福,也不痛苦,只能在相对战乱的氛围中求得生存,这也是在历史中难能可贵的部分了。
总结
“农民”是自我的主体,对于农民的看法主要是取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即使在宋代乃至不同的年代,农民被人所低看,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在现代社会排斥农民的理由。无论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还是在现代新经济建设时代,农民都是最有力的主力军,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对于“农民”的蔑称问题,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种种因素决定的,同时它又推动了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演进。
“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人创造历史,人人承受历史”,中国计划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的确立,使农民的身份与地位、价值观念与角色内涵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农民”既是现代化国家发展的主体部分,更是具有自尊的个体,是新中国真正的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