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轻武,武举制度是怎么崩坏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武举制度是怎么崩坏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宋朝的军事力量一直不够强大,但在宋朝初期统治阶级的确对这一状况进行过一番努力,想要改变宋朝软弱的军事建设,因此宋太祖决定沿用并改善唐朝的武举制度,为宋朝选拔军事人才,但是宋朝的武举制度建设并不如人意。
武举制度的建设
武举于唐朝建立,但是武举在当时并不受重视,甚至武举人的地位要低于文举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产生真正具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因为但凡能够走文举的学子必然不会选择武举,再者对于武举的不重视使得武举人的仕途必然也走得艰难,有才能的人可能也无法得到重用。
在赵匡胤登基之后,为了填补大量武官的空缺,宋太祖大开武举科举考试,虽然明太祖渴望人才,但是在国家刚刚成立之处,各项管理机构仍然不成熟,武举科举制度也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造成了很多混乱的局面。
又过了几年,宋太祖决定在全国选拔武举人才,他命令地方官员在民间四处寻找遵循孝顺并且品德高尚的人或者具有武艺才能的人,并将其带往都城进行殿试。本来官吏们在民间选拔了七百余人,又在后续的考核中删去一半人,但是最后参加殿试的三百多人没有一人够得上宋太祖的要求,对此他勃然大怒。
虽然宋太祖此举看起来打破了封建阶级的限制,给民间学子一次破除阶级的机会,但是事实上,选拔和推荐的权力仍然是在官员的手里,就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一样,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太多,水分太大。
这和文举科举不同,缺乏一个自下而上的公平考试制度,也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考核的认真程度有待商榷,因此毫无疑问这样的武举选拔会失败。
宋仁宗赵祯登基之后,设立了武学,从此武举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也开始拥有正规规范的教学,武学建设才慢慢走向正轨。在之后宋仁宗还亲自对武举举人进行了殿试,考察举人的骑射功夫等,以此来确定名次,从这可以看出明朝的武举制度在此时逐渐走向成熟。
宋朝武举制度的意义
宋朝武举的考试同样非常复杂,一共有四项考试。第一项的比试,考生在京城地区的考试就由兵部隶属的机构主持,考生在偏远地区的考试就由帅司考核。
这一考试有分武艺和程文考试,考生总额不得超过两百人,但是兵力短缺的延边地区则没有这些限制。第二项是解试,武举必须在京城兵部的主持下参加考试,而不能像文举一样,在家乡地方考试。武举的解试内容仍然为弓马武艺和程文,程文的考试范围是兵书七书,考验考生的谋略和对兵法掌握,和文举的题量大致相似。
在北宋绍圣年间,省试开始设立两道程文大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所读的兵书用自己的话或者前人的注解释兵书大义,要求内容内容通顺有理。
第三项是省试,也称兵部试,和前两场考试一样,省试也分文武两项考察,武艺考察弓马武艺,考察项目包括马步射、弓步射、抡使刀枪器械、弩踏等,其中以马步射为主,程文问策依旧考察谋略策问,只是每级考试难度逐渐加大,最后选拔的人数也越来越少。
最后的殿试仍然是检验文武两项,但是侧重在于对于兵书策论的解读。
在北宋对于省试的武艺项考察有细致的要求,根据在弓步和弩踏上的不同表现,考生会被划分成上等、中等和下等,但是在南宋对于武艺的要求更加严格,朝廷规定武艺不合格的,直接就被淘汰,无需参加程文考试。可能在朝廷遭遇靖康之耻南渡之后,发现自身军事力量的尤其薄弱,因此加大对于武举的专业性要求。
宋朝在庆历年间创办武学,之后武学荒废,因此在神宗熙宁年间,朝廷再度兴建武学,在宋徽宗在位期间,甚至将武学置于州县之中,极大地扩大了武学机构的范围,但是很快靖康之变发生了,宋徽宗和其他妃嫔被金军掳去,宋朝不得不南渡,武学的创办就此停滞。
等到南渡安稳之后,又下令在临安府修建武学。武学的入学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皇宫中的三种使臣,分别是宋初指东头供奉官,左右班殿直、殿前承旨,第二种就是依靠朝廷官员推荐的末等小官以及文武大臣的子孙后代。
在北宋,大多数的想要进入武学的人都得参加先前的选拔,考察武艺,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不用参加考试。但是在南宋参加考试是强制的,所有人都得参加入学选拔。
在北宋,武学一般招收两百人,通过选拔将这两百人分为上舍人、中舍人和下舍人,而这三个等级的人数各不相同,上舍人一共三十人,中舍人一共七十人,下舍人人数最多,一共一百人,学生会在武学里修习三年。
在南宋,虽然也实行这样的制度,但是武学的招生名额削减了一半,三种等级中上舍人仅仅占据了人数的非常之一,并且这十个人里还要区分等级,最高一级的上舍人可以直接得到官职,下一级的上舍人可以免除省试直接进入殿试,最低一级的上舍人可以免除解试直接进入省试。
教授武学学生的老师也要从文武百官中选拔,要选拔在武学上有所长处的官员前来任职,考试内容也包括对兵书兵法的考察,这些老师就被称为武学教练。
之后元丰改制,将名称改为博士,另外重新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武学的机构,即武学谕。武学校长则称其为判学,武学谕一共分为六斋,每一斋有四位文员,一切经费都由朝廷拨钱负责。武学作为一种学校制度固定下来,为选拔和培养武学人才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并且为后世学习建立武学制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金朝建立于北宋末年,受到汉族文化的熏染,也开始实行武举制度。在金朝,考试分为三场,分别是府试、省试和程试,并且学习宋朝将考试分为内场和外场,外场主要考验武艺,因为金朝是游牧民族,因此主要考验考生的骑射功夫,内场主要考察程文,考验考生兵书的熟读和融汇贯通。
但是金朝的程文要求较低,在询问《孙子》《吴子》等书籍中抽问十条,能回答上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就属于上等了。
这些的考试内容很明显是借鉴汉族文化而来,出于对于汉族谋略的钦佩,金朝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坚持实行程文这一考试,因此如果有武艺高超录为上等但是却不懂得兵法的人,成绩则会调到中等,而武艺评为中等却不懂兵书的人,成绩则会调到下等。
但是金朝的文举仍然要求射箭考试,这是由于金自身的民族特性,希望用此举保证民族习性不会丢失。
武举制度的崩坏
宋朝中后期,重文轻武的思想浪潮开始破坏武举制度,宋高宗赵构在察觉这一现象后就非常担忧,担心这样只会不断地产出文人,而出色武将则不能够选拔出来,因此他倡议文武并重。
宋孝宗赵昚在位时,有大臣向他进言,认为把武举的优胜者派遣军中担任高级官员,因此宋孝宗问大臣洪适的意见。
洪适对这项建议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表示这时的武举人都是通过“文墨”选拔出来的,即是通过书面考试选拔出来的,把他们和行伍之间的武人放在一起不大适合。
这一建议在之前曾经提出过,此次再度重提,因此尽管大臣洪适反对,宋孝宗仍然将武举人任命为高级将领派遣军中。
从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宋朝武举的荒废程度,武举考察武艺的程度也极大地缩小,就连大臣都直言武举人是通过“文墨”选出,武举人最多也就是在兵书策问上表现出色才会被录用,而其中的武艺考察肯定就大大缩水。
宋光宗赵惇在位期间,宋朝朝内重文轻武的风气非常严重,武举人的地位自然要比文举人要低得多,导致很多武举人刻苦学习四书五经,想要再度考出个文举人。武举人不再勤学武功,转而投向书本之中,专心学文,因此国家的武举制度也一度遭到废弃。
等到宋宁宗赵扩掌权之时,他广开武举科举,重新构建了武举制度,但是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仍然存在,因此参加武举考试的大部分还是不入流的武者。
甚至官员腐败,朝廷上下对于武举科举也不大上心,因此考场作弊现象数不胜数,一大批质量不达标的武举考生最终成为了武举人。
而宋理宗赵昀也是下定决心要对武举进行改革,但是无奈重文轻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且那时的宋朝已经病入膏肓,社会制度已经极度腐败,因此全新的改革也不能唤醒这个国家的生机,最终武举制度只能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