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9个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司马懿的9个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因东汉朝廷被曹操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自此开始,司马懿成为曹操麾下的一位谋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开始对曹操存在抵触的情绪,但是,真正来到曹魏之后,司马懿不仅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支持曹操登基称帝,这促使其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因为辅佐曹丕赢得了魏国太子的宝座,司马懿得以在曹丕登基称帝后平步青云。魏明帝曹叡去世的时候,以司马懿和曹爽为托孤大臣。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但是,到了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发起了兵变,以此除掉了曹爽及其党羽。自此,曹魏的大权落入到司马懿家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这直接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参与其中,帮助司马懿家族赢得了胜利。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病逝,而司马昭也是病逝的结局。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有9个儿子,除了司马师、司马昭,另外7个结局如何?

image.png

  第三子:司马伷

  司马伷(zhòu)(227年~283年6月12日),字子将,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将领,晋宣帝司马懿第三子,伏太妃所生。对于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来说,都是张春华所生的。而就司马懿的第三子司马伷来说,则是伏太妃所生,所以他和司马师、司马昭之间,是同父异母的关系。

  司马伷少有才气,在曹魏历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受封南安亭侯、东武乡侯,后改封南皮伯。西晋建立后,司马伷入朝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出外拜镇东大将军。后改封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西晋伐吴时,率军出涂中,孙皓向他投降并奉上玉玺。战后因功拜大将军,增邑三千户。太康四年(283年),司马伷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号为武,世称“琅邪武王”。

  第四子:司马亮

  司马亮(?-291年7月25日),字子翼,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生母为伏夫人。对于司马亮来说,和司马伷是同父同母的关系。曹魏时期,司马亮曾担任中郎将、散骑常侍、镇西将军等官职。西晋建立后,担任骑司马、都督关中诸军事,册封扶风王,历任抚军将军、卫将军、宗师。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将众多宗室分封为藩王,并允许这些藩王执掌兵权。而这,无疑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对于司马亮来说,也最终卷入“八王之乱”中。元康元年(291年),司马亮入朝出任太宰,联合太保卫瓘一同执掌朝政,终为楚王司马玮所杀,不久后,司马玮被杀,朝廷下诏为司马亮平反,赐谥文成。

  第五子:司马干

  司马干(232年~311年2月26日),字子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晋宣帝司马懿第五子,母为宣穆皇后张春华。因此,对于司马干来说,和司马师、司马昭是同父同母的关系。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司马干受封平原王,历任抚军中郎将、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卫将军等职。永宁元年(301年),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任司马干为侍中、太保。永嘉五年(311年),司马干去世,年八十。对于司马干来说,不仅获得了善终的结局,而且活到了80岁,这甚至要比他的父亲司马懿更加长寿了。

  第六子:司马京

  司马京,字子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六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异母弟。初封清惠亭侯,晋朝建立前去世,年仅二十四岁。因为英年早逝,所以,司马京没能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为藩王。

  第七子:司马骏

  司马骏(232年~286年),字子臧,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七子,母为伏夫人。对于司马骏来说,和司马伷、司马亮是同父同母的关系。在司马懿的九个儿子中,司马骏也是比较有才能的一位。

  西晋建立后,司马骏受封扶风王,出任镇西大将军,镇守关中地区。对于司马骏来说,安抚百姓,平定鲜卑秃发树机能叛乱,累迁使持节、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都督。太康七年(286年),司马骏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获赠假黄钺、侍中、大司马,谥号为“武”,史称“扶风武王”。对此,在笔者看来,和司马伷一样,司马骏作为西晋初期的藩王,因为去世的时间相对较早,所以没有被卷入到后来的八王之乱中。

  第八子:司马肜

  司马肜(?~302年),字子徽,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所以,司马肜和司马师、司马昭是同父同母的关系。

  西晋建立后,司马肜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八王之乱爆发后,司马肜依附其弟赵王司马伦。司马伦篡位后,拜太宰、丞相,执掌朝政。司马伦失势后,司马肜首先上表弹劾,导致司马伦被杀,拜太宰、司徒、宗师。太安元年(302年),司马肜去世,谥号为孝。

  第九子:司马伦

  司马伦(?-301年6月5日),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母为柏夫人,由此,作为司马懿年龄最小的儿子,司马伦和他的八个兄长,都是同父异母的关系。西晋建立后,司马伦被封为琅琊郡王,授宣威将军。迁安北将军、镇守邺城,改封赵王。迁征西将军,镇守关中。

  在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这次内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其中,就赵王司马伦来说,在八王之乱中,逼迫晋惠帝退位,擅自称帝,年号建始。从这一角度来看,司马懿的九个儿子中,只有司马伦真正做到了篡位称帝。当然,司马伦篡位的行为,遭到了晋朝宗室的讨伐。公元301年,司马伦被迫退位,迎接晋惠帝复位,退居金墉城。不久之后,梁王司马肜上表论罪,朝廷遣使者将司马伦赐死。所以,司马伦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