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代魏建晋,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说到司马氏代魏建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公元265年十一月十二日,魏元帝曹奂在群臣的“劝谏”下,下诏将皇位禅让给了时任相国、晋王的司马炎。从此,曹魏政权覆灭,司马炎代魏建晋,史称晋武帝。

  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之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奂禅让为止,曹魏政权历时不过短短四十五载,为何司马氏能够在短短四十五年见顺利的把曹魏墙角直接挖倒呢?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其父司马防是东汉朝廷的京兆尹,也是曹操的推荐者,在司马防的教导下,司马懿与其余兄弟皆为人中龙凤,时人称之为“司马八达”。

image.png

  东汉末年,司马懿被曹操征辟为属官,而后辅佐曹丕在与曹植的竞争中大获全胜,成为了魏王世子。在曹操生前,曾多次认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此人定然不会屈居人下,告诫曹丕不可将兵权交付给司马懿。

  曹丕即位之后,也的确没有给过司马懿兵权,甚至是到了曹丕晚年,需要能臣托孤之时,才将外放做官的司马懿重新召回京城,进入中枢,成为了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可是,到了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期,随着掌握兵权的曹魏宗室,如曹休、曹真等人相继去世,再加上父亲曹丕在位时期打压宗室,使得宗室子弟多数未能成长起来。而此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曹魏防御压力陡增,于是只能交给了司马懿兵权,命其抵御蜀汉。

  如果曹叡能够把司马懿给熬死,或许后面又不会有这么多事了,但是很可惜,公元239年,曹叡壮年而逝,而此时的司马懿刚刚六十岁。

  而且,也因为此前曹丕对宗室的打压,使得曹魏第三代宗室子弟多是一群纨绔子弟,无奈之下,曹叡在临死前选择了从小作为自己伴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曹爽与司马懿同时作为辅政大臣,但是却将权柄更多地交给了曹爽,以便其制衡德高望重的司马懿。

  起初,因曹爽资历不够,在处理朝政之时,很多事物都会向历侍四朝的老臣司马懿讨教,朝堂之上还算非常平和。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在处理朝政大事上日益成熟,再加上他启用自己的亲信何晏、李胜、毕轨等人出任要职,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而司马懿则是被一步一步地架空。

  不久,曹爽准备玩一手明升暗降——将司马懿拜为大司马,然后彻底将其架空,而后因群臣认为大司马之职不太吉利,曹爽遂将司马懿拜为太尉。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曹魏的大司马是个自带“死亡魔咒”的职位:

  公元221年九月,曹仁被拜为大司马,结果仅仅一年多后,曹仁因指挥第三次濡须之战失利,魏军惨败,曹仁不久便病死了。

  公元226年十二月,曹休被拜为大司马,又是一年多后,曹休指挥石亭之战失利,险些被吴军俘虏,多亏他的老对头贾逵不计前嫌,率军将其救出,不久,曹休便羞愧而亡。

  公元230年二月,曹真被拜为大司马,被委以伐蜀重担,结果曹真还没赶到前线,便因张郃被杀,曹军败退草草结束了这场大战,没过多久,曹真又病倒了,于公元231年三月去世。

  公元233年十二月,魏明帝曹叡加封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为大司马,这货倒没有干了一年多就嗝屁,不过是干了几年大司马就正式称帝叛魏了,然后被司马懿所杀。

  如此一来,可以看得出曹爽想将司马懿晋升为大司马,其实背后还有着想给司马懿加上一道“死亡魔咒”的念头。

  言归正传,因为司马懿被架空,再加上曹爽与其党羽何晏、李胜等人把持朝政,引起了各大门阀世族的不满,作为曹魏政权的根基,他们渐渐地加入了司马懿的阵营之中。

  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等人前往高平陵拜谒魏明帝。早在魏少帝曹芳提出拜谒魏明帝的想法之时,大司农桓范便劝谏曹爽,他与弟弟曹羲必须要留下一人控制洛阳,以防不测,哪知曹爽不以为意,依旧带着亲信跟随曹芳而去。

image.png

  结果司马懿发动政变之时,轻而易举地控制住了洛阳城,此时,侥幸逃出洛阳的桓范找到了曹爽。因为桓范出逃之时还带着大司农印,能够调集天下粮草、财货支持曹爽重新夺权,而且边疆将领也有不少是曹爽的亲信,只要曹爽愿意放手一搏,重夺洛阳,消灭司马氏并不困难。

  可是,曹爽面对着司马懿许下“保留爵位,永享富贵”的诺言,竟然毫无斗志,直接弃械投降,气的桓范指着曹爽兄弟破口大骂——“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头肉,今桓范随卿灭门也。”

  如果曹丕、曹叡父子能够熬死司马懿,或许曹魏还有机会延续下去。

  又如果曹爽能够听从桓范的建议,放手一搏,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相信了司马懿的鬼话,或许曹魏尚有一线生机。

  不过,很可惜,都没有,再加上备受曹操压制的门阀世族还有曹操新提拔起来的那批“寒门士子”站在了司马氏的那一边,历史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司马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