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时东吴在做什么 东吴就没有出兵支援吗
蜀汉和东吴的网友们,蜀汉灭亡时,东吴本想趁机出兵占领蜀汉领土,最后结果是什么?
公元263年,在司马昭的命令下,魏国兵分五路伐蜀汉。姜维在这之前已经上书告知刘禅派兵驻守险要之地,结果刘禅没有听从。最终邓艾的大军直接打到成都,在谯周的建议下,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魏、蜀、吴三国就这样变成了魏、吴两国。很多人好奇,蜀汉灭亡时吴国在做什么,有人支援蜀汉吗?事实上,吴国的做法非常有意思。本来准备救援蜀汉的人没发现蜀汉灭亡后就想趁蜀汉灭亡时出兵占领蜀汉领土,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说起吴国和蜀汉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觉得并不好,因为蜀汉刚建立时刘备就派兵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汉在这次战争中严重受损,刘备没多久就去世了。事实上,吴国和蜀汉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夷陵之战后,蜀汉和吴国一直都是结盟状态。蜀汉北伐的时候,吴国大多数都会出兵支援。曹魏进攻吴国时,蜀汉也会出兵分散曹魏注意力。两国在夷陵之战后经常一起合作进攻曹魏。不过曹魏灭蜀的时候,这一次吴国却想趁机从蜀汉占点便宜。
吴国和蜀汉关系之所以好,是因为两国国力相对于曹魏来说都弱,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抗曹魏。这是两国经常合作的最重要的原因。不过在曹魏灭蜀的时候,吴国根本没想到曹魏能成功,或者说能这么快能成功。要了解曹魏和蜀汉接壤的地方都是山地,这些地方易守难攻。只要蜀汉在险要关口驻兵,曹魏很难能打进蜀汉腹地。当曹魏进攻蜀汉时,东吴也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准备支援蜀汉。要了解,东吴军事部署和支援也要一定的时间,东吴还没准备好时,蜀汉就投降了,这一点是东吴没想到的。
既然蜀汉都投降了,东吴的大军也部署的差不多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毕竟大军调动也耗费物力。因此东吴想趁蜀汉刚灭亡,曹魏还没完全掌控蜀汉时,趁机出兵占领蜀汉部分领土,这样也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按理说,东吴大军经过周密部署,蜀汉已经灭亡,讨伐蜀汉的邓艾和钟会已经去世,姜维也被杀。此时的蜀汉境内大军可以说是群龙无首,东吴想要占领蜀汉一点领土真的是易如反掌,即使是趁机吞并蜀汉也并不是没可能。不过吴国计划得非常好,但结果并不是这样。
吴国想进攻蜀汉的话,只能先进攻巴东郡,巴东郡的治所是永安。永安这个地方大家都很熟悉,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就退守永安,因为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从这里进攻吴国也比较方便。当时镇守巴东郡的是罗宪。罗宪是劝说刘禅投降谯周的徒弟,不过罗宪为人正直诚实、经常好施,因此他在蜀汉名声很好,即使在军中也有很高的威望。蜀汉投降的时候,罗宪管理的巴东郡人心惶惶,此时的罗宪也不了解该怎么办。他还在犹豫要不要投降曹魏,还是坚持抵抗,或者投靠东吴。结果此时一件事直接促使他投降曹魏,这件事就是吴国进攻蜀汉。
吴国当时派盛曼进攻永安,这下惹恼了罗宪和永安百姓。罗宪此时告诉百姓说“我国倾覆,吴国是唇齿之邦,不抚恤我们的灾难,却想求利,我宁可作投降的俘虏。”这意思很明显,我们和吴国关系这么好,我们灭亡你们不来援助就算了,现在也想趁机捞点好处。你这样做,我还不如投降曹魏和你们拼了。就这样罗宪在永安率兵和吴国大军抵抗。吴国发现打不下永安,又派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一起支援盛曼,进攻永安。
罗宪当时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吴国大军,独守永安。前面说了,邓艾、钟会、姜维等人都死了,蜀汉这块地方群龙无首,所以罗宪没有任何人支援。但罗宪就是坚持不向吴国投降,一直坚守了半年左右。永安城中的百姓都死伤过半了。很多人劝他弃城而走,但他就是不同意。说真的,感觉罗宪并不是忠于曹魏、也不是忠于司马昭,纯属是觉得吴国不厚道。
罗宪坚守永安半年后,司马昭在曹魏也把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蜀汉基本上都归曹魏统治。此时曹魏派兵进攻荆州的西陵,吴国腹部受敌,进攻永安的大军不得不撤回。永安之围就这样化解了。罗宪因这件事备受司马昭、司马炎父子重视。
司马炎称帝时曾下诏说“罗宪忠烈果敢刚毅,有才略器干,可赐给鼓吹。”而且还封罗宪为西鄂县侯,后来又进位冠军将军、假节。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假节,一个降将,能有这个权力,绝对是莫大的荣耀,这在当时还是很少见的。
估计吴国没人能想到,本来想趁蜀汉灭亡占点便宜,结果遇到了罗宪,什么都没落到,还劳民伤财。如果当时罗宪不死守永安的话,后面的状况真的不好说。因为永安是蜀汉的门户,占领这里之后,蜀汉境内相当于如入无人之境。再加上整个蜀汉群龙无首,别说占领蜀汉部分领土,即使吞并整个蜀汉,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吴国的这盘棋全被罗宪一个人给打乱了。
从吴国的角度来看,趁着蜀汉灭亡占点便宜也是正常的。要了解吴国和曹魏相比,国力毕竟很弱。本来和蜀汉一起好好对抗曹魏的,现在蜀汉被曹魏吞并了,曹魏的势力比之前更强大,吴国和曹魏对抗更没有什么优势。如果能趁机占领部分蜀汉领土,也能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减弱曹魏,这也没什么错误。
吴国这样想并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做法不妥当。如果吴国此时仍旧打着支援蜀汉的旗帜进入蜀汉,那些不想投降曹魏的人或许会支持吴国,这样吴国的实力也会得到壮大,而且还能落得个好名声,成本还比较小。即使他们不支持吴国,也不会这么激烈反对吴国。惋惜吴国并没有选择这条路。要是选择的话,光是罗宪这样的人投靠吴国,也会为吴国带来众多好处。
参考资料: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