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和曹魏的实力相差那么多 蜀汉为什么还坚持北伐

  对蜀汉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如此的穷兵黩武下,蜀汉的灭亡是可见的。当时蜀国与魏国不仅是在地盘的大小,还是在兵力的多寡上,都是蜀国占了下风,甚至蜀国在出战的将领上也是比不过由司马懿领衔的曹魏名将团的,但就是如此的劣势之下,诸葛亮还是要坚持北伐,他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蜀国是在三国时期的后期最喜欢“惹事”的国家了,刘备在占据西川之后未能如约朝东吴归还荆州,这也导致了蜀汉和东吴交恶。于是在之后的樊城之战中,曹魏与东吴一起合作攻打关羽所镇守的樊城。

  虽然关羽先是击退了两国联军,但是还是逃不了兵败的下场,最终关羽被吕蒙白衣渡江取了荆州,自己也败走麦城惨死在潘璋手下。关羽死后,张飞因关羽的死整日饮酒,酒醉之后就鞭打体罚士兵,军中士兵苦不堪言。时间久了军营中也自然生了反心,张飞被手下的人趁着酒醉杀死于营中,并且头颅还被割了下来,献给了孙权。

  随着自己的二弟、三弟先后死去,刘备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往日非常冷静的他此时心中所想的只有为自己的结义兄弟复仇,所以倾全国之力征讨东吴,但是在夷陵这个地方被陆逊火烧三军,蜀汉的根基遭到了重创,刘备也于白帝城辞世。

image.png

  既然如此,没有惹事能力的蜀汉为什么要频频惹事呢?诸葛亮屡次北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一次北伐,魏明帝曹叡对诸葛亮北伐的评价,当时诸葛亮的北伐非常突然,魏国边境的三个郡不战而降,这也让诸葛亮变得骄傲自满起来。

  曹叡评价说:“现在诸葛亮看到自己轻松拿下三个郡,心里一定是乐坏了吧,而且蜀汉之前依据地势险要,我们不能轻松干掉他们,如今他们攻占下来三个郡,一定是不想放弃,他们必定会‘知进而不知退’,贪欲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这是我们击败蜀汉的大好机会啊!”

  果然,不出曹叡所料,在曹叡御驾亲征,率领曹真、张郃等大将前往迎击诸葛亮后,张郃于街亭击败了马谡所带领的部队,于是诸葛亮的蜀汉大军轻松被击溃,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草草落下帷幕。

  在战后魏明帝曹叡评价诸葛亮:“诸葛亮这个人就是喜欢以托孤的虚名去做一些穷兵黩武的表面工作,而且这个人还喜欢专政,不喜欢其他人分走他的权力,架空了蜀汉后主刘禅。诸葛亮在行军作战还经常被眼前的小利益所困扰,往往失了胜利的良机,这样的人北伐多少次都不能成功啊!”

image.png

  曹叡这一席话道出了诸葛亮屡次北伐的真正原因,诸葛亮为了尽到自己托孤大臣的职责,不估量蜀汉与曹魏之间悬殊的实力差距,在小小的川蜀之地穷兵黩武,为了实现先帝刘备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断进行北伐,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不但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反而还会使蜀汉的百姓生活变得更加的糟糕。

  在三国的后期,大局已定之时,天下的战争的大势只剩下了蜀汉北伐曹魏这里,但是由于双方实力悬殊,以及曹魏也拥有与诸葛亮不分上下的司马懿坐镇,诸葛亮的七次北伐都无功而返,而且使国内的民生经济变得更加糟糕。

  虽然曹叡在对诸葛亮北伐的评价中尽显对诸葛亮的不屑,但是诸葛亮可没有曹叡说的这般不堪。即使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没有取得成功,蜀汉国内的民生也由此不得发展,但不可置否的是,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才给了司马懿权力扶摇直上的机会,

image.png

  结语: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多次占据上风的司马懿,因为这份功绩有了相当之大的权力,曹魏也被野心日益膨胀的司马懿所取代。诸葛亮的北伐打出了蜀汉这个国家的血性与骨气,而且让天下局势进一步的复杂,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决心北伐,那么诸葛亮也不会有如此的盛名,正是成也北伐,败也北伐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