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为什么却没有向胤禛发兵争夺皇位?

  康熙皇帝晚年时期,太子胤礽被废,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成为最热门人选。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帝三十五个儿子当中可谓出类拔萃,自幼聪颖过人,为人义气,深得父皇喜欢。少年时代,就多次跟随父亲到各地出巡。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进攻西藏,康熙帝任命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以天子御驾亲征的规模率十万大军进驻青海,征讨准噶尔部。临行前,康熙帝亲率王公大臣送别。

  当时朝中大臣认定,这是康熙帝要立十四子为皇储的信号,当时的老四胤禛也认为自己没戏了。可惜的是,胤禵在西北的战事进行的不是很顺利,虽然多次打败叛军,但始终无法彻底消灭。

  胤禵还没来得及取得西北大捷得胜还朝,老爹康熙帝突然就撒手人寰了。民间传说,康熙帝遗诏“传位于十四子”,皇四子胤禛将其中的“十”字改成了“于”字,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这不符合历史事实,清朝的诏书要满汉文同时发布,汉字可以改,满文是无法改成“传位于四子”的。

  胤禛即位后,手握重兵的胤禵为何没有发动兵变,来和四哥较量一番呢?首先是胤禵的军队远在青海,大规模返回北京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肯定会引起雍正帝的警觉,提前做好军事部署。

  再者,当时保障军队后勤供应的军需长官正是雍正帝的亲信年羹尧,十万人马一旦失去粮草供应,那是要闹出内部兵变的。

  再一个就是,胤禵虽然受先帝器重,却并无证据表明自己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师出无名,成功率太低,所以他不会冒这个风险挑战四哥。

  历史上,胤禵并没有这种想法,因为他离开军队就把象征军权的大印交出去了,自己仅带着随从骑马返回北京。

  但是他回到北京皇宫,曾一度大闹灵堂,发泄了对四哥上台的强烈不满,由此看来,胤禵还算个正人君子,败也要光明磊落。

  四哥胤禛对这个一奶同胞的弟弟并没有法外开恩,罚胤禵到景陵为先帝守陵,数年后革去亲王封号,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直到雍正帝去世,乾隆皇帝即位,胤禵才被释放,此时的胤禵年事已高,早已丧失了当年沙场征战时的威风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