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为什么要推举赵匡胤为皇帝呢?
今天要聊的是被释兵权的石守信,杯酒释兵权让北宋名将石守信广为人知,这名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在对抗北汉、南唐的多场战役之中战功累累,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很快抵达顶峰的石守信在全新的局势之下近乎达到人生的巅峰,未来之路该何去何从很是茫然。直到建隆2年,赵匡胤在酒宴之中大肆宣扬急流勇进的核心言论,这时候的石守信才恍然大悟,原来追随多年的赵匡胤老兄是让我等人马解甲归田,于是乎他次日便解除兵权回家安心养老去了,看到石守信如此洒脱,赵匡胤皇帝慷慨解囊赏赐良田千倾,美人无数,放下兵权洒脱而去,从此过上了逍遥快活的美日子,可是夜夜欢歌享乐,时间久了也是百无聊赖。
恰逢这个时刻,老友梁彦温的儿子梁周翰登门拜访,看到如此有才华的俊美少年,石守信暗自铭记于心。后来赵匡胤摆酒设宴邀请老友,闲谈之余才了解到一代天子缺乏一个贴身秘书,在石守信的举荐之下,赵匡胤同意让梁周翰试试。得到消息后的梁周翰更是欣喜若狂,在强烈的亢奋之下,竟然私自做主,写了一份书信成交皇帝发出感谢之言。可是收到感谢信的赵匡胤大为恼怒,立即收回成命,并且将梁周翰外放出京都!
石守信听闻如此更是大吃一惊,他本来就是想要送个顺水人情给老朋友而已,而皇帝的这番举动,明面上是贬低梁周翰,但是暗地里确实敲打石守信呐。安分守己保你一生平安,但是想要干预政事可是要触犯规矩的。更加渗透了皇帝的意图之后,石守信在任职太平军节度使一职期间,大肆敛财积极享乐,不涉政不思政,悠然自得的上了17年的班。后来,身为石守信义兄的皇帝赵匡胤与世长辞,其弟弟赵匡义称帝,即为宋太宗。
新皇帝刚刚登基,根基城府都不稳定。赏赐给了石守信一个中书令引人瞩目的头衔,委任他担任西京的一把手,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一代。这个时候的石守信渐渐也衰老,信奉佛教的他利用权力开始建造崇德寺,招募百姓运输建材,还不给工钱。听闻如此消息的赵匡义心里很满意,这样压榨百姓的贪官,谁愿意跟着他发动叛乱呢?于是便对他的所作所为不予理会。而石守信更是欢喜至极,新主子和旧主子的脾气如出一辙,只要我不摄政,他们就啥也不管。安享晚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后来的979年,宋太宗率军亲征,彻底沦陷了北汉,将五代十国的局面彻底改写。怀揣建功立业之胸怀的宋太宗,挥师伐辽,想要承借军队士气大振,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攻打辽南京幽州府的那段时间,启用了渐渐衰老的石守信,任命为前军都督。虽然人老力竭,但是能够再次上战场进行厮杀,石守信还是有点找回当年的风范,可是对于军事策略并不精通的宋太宗虽然亲自督战,但是却指挥不当。宋军惨败高粱河,皇帝无奈之下乘坐驴车抱头鼠窜。被战败给冲刷到政治漩涡之中的石守信,又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虽然战场失利跟自己的关系并不大,但是石守信无奈之下只能接受这样的局面,领罪复命。
这场战役的失利,错并不在石守信身上,他宁可战败也接受君命,其实是壮举。最后却落如此下场,宋太宗也知道错在自身,后来看到晚年黯淡无光的石守信,也就为他平反了,封他为卫国公。不得不说,石守信虽然不在政坛,但是对于当朝皇帝心中所想,还是领会的很优秀,掌握了传统政治学的精髓,虽然总是服从,但是总能占据主动。最后享年57岁的他,死于一片悠然自得,还被追封威武君王,谥号“武烈”。他对于专制制度之下的皇权,采取了绝对遵从的原则,保全了性命,一生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