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吐蕃是如何灭亡的?国祚200年陪伴唐朝走了一遭!

  盛极一时的吐蕃是如何灭亡的?国祚200年陪伴唐朝走了一遭!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相信是家喻户晓了。她被唐太宗李世民远嫁到吐蕃,在那里推广文化、革新技术,唐朝和吐蕃的关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亲密。

  从时间上来看,吐蕃和唐朝建立、灭亡的时间也都相距不远。

  那么,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吐蕃政权大致位于今天的青藏高原一带,关于其民族的组成,元末明初的僧人萨迦·索南坚赞在其著作《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了猕猴与岩魔女结合生下藏族先民的神话。后来,他们的后代"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

  直到公元前127年,传说中的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从天而降,藏地才有了等级制度。

  从现实角度看,吐蕃民族的诞生,大体有着本地发源、羌人西迁、鲜卑人南迁等观点。

  《新唐书》中记载道:"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总的来说,吐蕃民族便是本地原住民加上外来的各民族共同融合而形成的。

  唐贞观七年(633),松赞干布迁都到逻些,也就是今拉萨,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

  "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此墀松赞王者之时出现也。"作为实际上的王朝开国之君,松赞干布平定吐蕃内乱,统一了西藏地区,大大发展了吐蕃的经济、文化。

  也是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吐蕃得到了唐朝的重视。

  贞观十四年(640),松赞干布派出吐蕃重臣禄东赞前往唐朝求亲,并成功迎回了文成公主。这之后,唐朝又将金城公主许配给了尺带珠丹,大体来说两国的关系还算友好。

  唐朝建立不久,吐蕃便正式建国。唐朝在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巅峰不久,吐蕃也发展到了鼎盛。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南逃,为了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大军,唐朝廷抽调了大量驻守吐蕃边境的军队。而吐蕃领袖赤松德赞则趁机起兵,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占据,甚至于广德元年(763)占领了唐朝首都长安,唐代宗被迫逃到陕州避难。

  吐蕃在长安扶持了傀儡政权,俨然要维持长久的统治。好在郭子仪率领各路勤王之师夺回了长安。这次败退成了吐蕃由盛转衰的信号,由于连年的战争,其本就不充裕的国力被进一步削弱。再加上长安被收复后,唐朝对吐蕃背信弃义的行为非常不齿,众将领都愤愤不平。

  先是名将李晟主动请缨,将军队驻守在唐与吐蕃的边境泾州一带,他率三千精兵伏击吐蕃,并差点生擒位高权重的大相尚结赞。

  这之后,唐将韦皋又"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

  元和十四年(819),唐将史敬奉领军二千五百人与吐蕃十余万大军相遇,"敬奉率众大破之,杀戮不可胜纪,驱其余众于芦河,获羊马驼牛万数。"经过这样的多次失利,吐蕃由原来的繁荣渐渐走向衰弱,很多太平盛世不会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长庆元年(821),在与唐朝战争中没能占得什么便宜的藏王克黎可足派出使臣向唐朝求和,双方在长安、逻些举办了盛大的典礼,并在大昭寺门口留下了著名的唐蕃会盟碑。

  自此,吐蕃解除了来自唐朝的直接威胁,但为时已晚。

  早在派兵攻入长安的赞普赤松德赞执政后期,外戚和阶级的问题就逐渐显现,他本人还被自己王妃的家族逼到禅位自保。到了与唐讲和,克黎可足的这一代,他更是被旧势力牵制,最终被弟弟暗杀。这些事例反映出吐蕃王朝末期皇权被挑衅、各方矛盾渐趋激烈的严峻状况。

  在危急关头,唐朝民族英雄张议潮在火上浇了油。

  长安虽然被唐朝光复,但西北的大片地区仍被吐蕃占领。在这里出生的张议潮思念故国,便组建起一支"归义军",克复了位于今新疆、青海等地的十州之地,黄河以西的土地回到了唐朝的统治下。

  战争的失利催化了吐蕃内部问题的爆发。

  先是赞普去世后二子争位,将吐蕃分裂成两部分。随后原本依附于吐蕃的小部落也趁乱独立。

  最终,随着由奴隶,平民为主体的农民起义运动爆发,吐蕃王朝被推翻,国祚两百多年的吐蕃宣告灭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