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死亡的真相是怎么样的 幕后的黑手又是谁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桑弘羊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81年,汉武帝死后的第六年,在西汉王朝首都长安,曾经爆发过一次名垂千古的盐铁会议,会议的正方是代表民间大资本家利益的贤良文学,反方代表者是大汉帝国财政部长,官僚资本利益集团代言人桑弘羊。会议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争议不休,贤良文学不停指责国企贪污腐败效率低,扼杀民间经济增长的活力,这都几千年了,还是这个理由。

  针对贤良文学的质疑,御史大夫桑弘羊提出那个著名的桑弘羊之问:如果不搞国有企业,国家哪里来的钱去打仗啊,靠税收那点钱能行吗?面对桑弘羊的质问,贤良文学的回答有些苍白无力: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很明显这根本不是令人信服的答案,如果匈奴是可以靠德行征服的,难道文景两位皇帝的德行还不够吗?

image.png

  不久之后,御史大夫桑弘羊就因为涉嫌谋反案件,被大将军霍光杀了。史记: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桀、安、弘羊皆与旦通谋。这场会议的结果,双方驴唇不对马嘴,各说各的,千秋对错,留给后人无限遐思。

  可令人不解的是会议结果是朝廷放弃了对酒的专营。盐铁专营的政策照旧。似乎贤良文学也没有赢吧?怎么朝廷就放弃了呢?不,理论对错并不重要,你只需要明白桑弘羊之死,你就能够明白谁是这次会议争的到底是什么。。

  官僚资本崛起

  桑弘羊的家族是洛阳的大商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脑力计算能力过硬,进入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武帝手下当储备干部,这绝对是前途无量的工作。

  可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个刻薄寡恩的人,你要是对他没用了,轻则丢一边,重则要你命,比如张汤义纵。可桑弘羊在汉武大帝身边当了五十年的官,而且还是负责财政的官员,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我们都了解汉武帝这一生南征北战,大兴土木,动不动还要巡游全国封禅泰山,这简直就是一个吞金兽。桑弘羊的两位前任,孔仅和东郭咸阳就是因为没有满足汉武帝的胃口,都被汉武帝给罢免了。

image.png

  桑弘羊为了弄钱可以说得上是花样百出啊,盐铁酒专营,均输平准,资产税。史记:运筹则桑弘羊。

  其实盐铁专营也不是他的专利,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已经提出过官山海的思想,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没有办法自给自足的,那就是盐铁,人们每天必须要摄入一定数量的盐否则就会软弱无力,没有办法下地干活,至于农业生产就必须要用到铁,之前这些行业都是由民间资本家掌握的,因为民间资本家经营会使得经济很有效率,所以开创出文景之治这样的商业繁荣。

  可是盐铁私营所创造的利润,全都进了他们的私人腰包,那这经济再繁华跟国家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国家的强大又有什么好处呢?为了把这些权力全都收回来,靠中央政府的官员是不行,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懂搞企业经营,那么能够利用的就是那些愿意投靠中央政府的商人,称为官僚资本。

  这些人跟民间大资本一样,都不是什么精忠为国的人,但他们赚的钱或多或少都会落进政府的口袋,比如蒋介石上位之后也曾经用过这种方法,扶植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来排挤掉了原先支持他的民间资本江浙财阀。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而已。

image.png

  既然是资本,那必然要追求增值的,只要打仗他必然要提高盐铁的价格,每次提价他们就有上下其手获得更多利益的空间,我说的是更多,他们本来就获得做足够的利益,这就叫资本的增值。如果价格不变动就不好操作了嘛。这群人因为共同利益基本上已经组成为一个攻守同盟。

  多年的战争导致国家的元气大伤。汉武帝晚期海内疲弊,他却没有办法完全否定这一套政策,只能够通过轮台诏书,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止擅赋,是谁在擅自多加税收了?

  辅政名单大有玄机

  因为国家改弦更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个弄不好本来就已经脆弱的经济将会万劫不复。所以在辅政大臣名单里头,加上在外就任的搜粟都尉桑弘羊。但是这个安排非常有意思: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四个辅政大臣,三个人领了录尚书事,唯独桑弘羊没有。

  这就相当于你今天虽然当了总理,可你却没有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单。这完全可以看得出来汉武帝这么做并不是真心实意让桑弘羊当辅政大臣。在此之前,霍光金日磾都是光禄卿,也就是秘书。上官桀是太仆 ,相当于管理战马的装甲部队司令。可是桑弘羊已经工作了五十年了的老资格财长,现在这些后生晚辈都能在他头上作威作福。这里头的意思未免太明显了。

image.png

  所以也就是说,后来霍光杀人根本就不是因为什么叛乱事件,而是他们是两条路线的分歧;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复文、景之业焉。国家选择不同的路线,那就必然要选择不同的利益分配。这才是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点。

  其实贤良文学就是霍光找过来的,但是这群人没有领会到领导的会议精神,本来想要拿他们来引导社会舆论批判桑弘羊,为将来的改革造势,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

image.png

  贸然改变先帝的政策,那是要受到谴责的,如果贤良文学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那就可以服从民意嘛:不是我想改,天下人让我改的。可是这些人的嘴门根本就把不住,说着说着就批判到霍光靠背景上位的污点上,他只好马上叫停这场会议。

  所以在汉武帝还没有死的时候桑弘羊就已经进入了他的死亡名单,之所以留着他只不过是为了改革争取过渡时间而已。这就是汉武帝,刚愎雄猜,有用就来,没用就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