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曹操的运兵道真的存在吗,是怎么运作的呢?
曹操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被时人评为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果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内消灭了多方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匈奴、鲜卑、乌桓等北方蛮夷。他用兵诡谲,神出鬼没。这从其在家乡修建的地下运兵道就能略见一二。地下运兵道背后藏着多少秘密?快随为什么小编一探究竟吧。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虽然被尊为魏武帝,但真的没做过一天皇帝。不过他身为汉朝丞相,却将汉献帝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其实行使的基本就是皇帝的权力。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大权在握的曹操为建立曹魏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的儿子曹丕篡汉当皇帝,把曹操追尊为魏武帝。
克定祸乱曰“武”。可见,曹操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包括刘备等等一大批乱世枭雄,都曾败于曹操手下。都说兵者诡道也,曹操打了这么多仗,被人称为用兵如神,他是最懂诡谲之道的。
史书记载,曹操当年讨伐董卓失败后,曾率军返回家乡谯郡(今安徽亳州)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但是当时曹操的军队人数并不多,为了迷惑敌人,他在家乡秘密修建了地下军事防御战道,也就是地下运兵道。修好以后,曹操让为数不多的士兵,每天晚上从城内经由运兵道行军到城外。天亮后,再从城外排着整齐的队伍开进城内。如此反复多次,让敌人摸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力,以便达到出奇制胜的军事战略目的。
而这条地下运兵道,因为涉及最高军事秘密,一直很少有资料记载。据说还是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谯城一户居民在自家院内打水井时,凿通了运兵道,才让这一伟大的地下军事设施得以重见天日。
该运兵道以亳州市内的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门延伸,由青砖筑成,总长度8000余米。运送士兵的主要通道为单行道,一般高1.7米至2.1米之间,宽0.6米至0.9米。道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留有龛洞,以便放置照明的油灯火把等物。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直通地面的通气孔。这些排气孔在紧急时候还能作为临时出入口使用。地下运兵道除了单行道,还有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以及立体交叉道等通道,这四种形式的运兵道纵横交错,互相连通,一呼百应。更绝的是,运兵道并不单单是为了运送士兵而修建。它的里面还有设置了很多障碍墙、绊腿板、陷阱等防御设施。
比如说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障碍,叫“障碍券”,它主要设置在单行道内,采用突然降低券顶的方法,不熟悉道内环境的人,稍不留神就会被撞得头破血流。障碍墙设置在道内“T”形转弯处,地道的一端筑有一条上窄下宽的砖墙,使人的活动在此处受到限。而陷阱则顾名思义,则是采取突然降低地面的方法,让不熟悉地道内的人,措手不及而陷进“阱”里。
地下运兵道内的高度、宽窄以及各种设置都经过精心设计,攻守兼备,是集指挥、防守、运兵、阻截为一体的大型军事设施,在地下蜿蜒延伸,似无尽头,犹如一座地下长城,非常壮观。
我国古时候地上军事建筑星罗密布,而像曹操地下运兵道这种攻守兼备的地下军事设施却不多见。它不但体现了古人的勤劳和智慧,也见证了战争的凶险和残酷。而今天地下运兵道留给我们的,除了它高超的军事建筑艺术之外,更多的还是让我们可以去追忆、感受那段可歌可泣的三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