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很多将军都担任过偏将军 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三国偏将军的网友们,三国时的偏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其实,偏将军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普通的军事职位。三国时很多著名的将军都有担任偏将军的经历。其中最著名的是建安五年关羽向曹操投降后,被任命为偏将军。官渡之战中,张郃向曹操投降,也被任命为偏将军。
例如,周瑜一生中最高的军事职位也是一个偏将军。此外,徐晃、于禁、马超等人担任将军。在一般水平上,偏将军的级别低于杂号将军,高于裨将军,而且水平不高,但是当看大军时,尤其是在三国初期,当军事地位一般不高时,偏将军的地位并不低。三国时期的偏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让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自秦汉以来,军事系统大约是五个人设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一个什,五个什为一队。简单地说,有五名士兵在伍长的指挥下,十名士兵在什长的指挥下,队率是50人。据史籍记载:“两部为校,两校为裨,两裨为军。从这个角度来看,校尉手下有800人,裨将军手下有1600人,偏将军或杂号将军手下有3200人(偏将军其实是级别最低的杂号将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上面的说法是,军司马上面是校尉,校尉上面是裨将军,然后是偏将军和杂号将军。也就是说,大军指挥官从军司马开始,然后是都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多了军司马和中郎将,军司马手下有400名士兵,偏将军手下不只有3200名士兵。让我们来看看现代军事系统。旅与师之间的级别应为副师级别。
一般来说,一个标准团的人数大约是1500人,一个标准师的人数大约是10000人,一个旅的人数很难说只有4000人左右。也可能有超过5000到6000,或6000到7000。团级的军衔是上校或中校,副师级的军衔是上校或大校,正师级的军衔是大校,还有几个可以达到少将。
因此,就数量而言,三国时期部分将军领导下的大军数量与现代旅级作战单位的数量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三国的部分偏将军相当于目前的副师级别,他们的军衔不是上校就是大校。一些人可能对周瑜在209年赤壁战争中指挥成千上万人表示怀疑。为什么最高级别的将军只能指挥数千大军?
这是真的没办法,因为当时,江东最高军衔的孙权只比偏将军杂数高一级,偏将军是孙权能给周瑜的最高军衔。由此可见,关羽和张郃在200年向曹操投降。曹操一到就拜他们为偏将军,这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