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都有哪些宗亲?他们做出了哪种贡献?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中国这个尤其重视宗族的社会,遭逢乱世家族中如果有人出头逐鹿天下,那一般都是全族出动。比如曹操起兵,有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人辅佐,到了第二代曹丕也有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护翼。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的宗亲们:
孙羌一脉
孙羌,字圣台,孙坚(字文台)的同胞兄长。孙羌与妻子皆早亡。留下二子:长子孙贲,字伯阳;次子孙辅,字国仪。
由于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为郡督邮,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扶送灵柩,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孙坚军中,孙贲是”二号人物“。袁术于是表孙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参与讨平山越。
孙策起兵后,孙贲回到江东帮助孙策,当时孙策已平定吴郡和会稽,后与孙策征伐庐江太守刘勋及江夏太守黄祖,回军时知道刘繇病死,于是又平定豫章,由孙贲领豫章太守,后来封都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受奉诏拜为征虏将军,继续领豫章太守。在职第十一年逝世。
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又随孙策讨伐陵阳,活捉祖郎等。建安四年(199年),孙辅随孙策袭击庐江太守刘勋,因功被任命为庐陵太守。后升任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
公元200年孙策死后,孙辅后担心孙权无力保守江东,便遣使与曹操暗中来往,事情泄露后,孙权将他软禁起来,数年后去世。从孙策对孙辅的任命来看,不得不说非常重视他,可惜他在孙策死后起了异心,最终被软禁致死。
孙静一脉
孙静,字幼台,孙坚季弟。孙坚初起义军时,孙静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孙坚的基础队伍。建安元年(196年),孙坚长子孙策进攻会稽,派人请孙静,孙静带家属与孙策在钱塘会面。孙静献计助孙策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平定会稽。孙策上表任命孙静为奋武校尉,打算委以重任。
但孙静性格稳重留念故乡,不愿出外为官,请求留任家乡镇守,孙策便同意他的要求。孙权掌权后,升任孙静为昭义中郎将,孙静后终老故乡。孙静生有五子:长子孙暠、次子孙瑜、三子孙皎、四子孙奂、五子孙谦。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导当时地方官员原地守丧,避免地方空虚。孙暠时为定武中郎将,屯守乌程,整顿兵甲,欲乘时自立,遂兵向会稽。会稽地方官员以兵自守,等待东吴统治核心的命令。
虞翻对他说:“孙策英年早逝,部属应由主公之弟孙权统摄。重兵已围城固守,且我已经与同郡吏士准备以命相搏,为新主公除害,你自己权衡利害吧。”孙暠最后撤退。有意思的是,孙权死后幼子孙亮即位,孙暠的孙子孙峻、孙綝成为祸乱朝廷的权臣(捣乱基因)。
孙瑜,字仲异,官至奋威将军、丹阳太守。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善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东吴开始设立学官。215年,孙瑜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孙皎,字叔朗,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他的功勋,封其子孙胤为丹阳侯。
孙奂,字季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嘉禾三年(234年),孙奂去世,时年四十岁。
孙河一脉
孙河,字伯海,孙坚族子。少时便为孙坚心腹从讨四方。孙策东渡,又跟随孙策平定吴、会,从讨李术,术破,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后孙翊(孙权之弟)遇害,前往宛陵指责妫览、戴员保护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
孙韶,字公礼,孙河至侄。
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受封吴王,升任他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孙韶为镇北将军。孙权后加任孙韶兼任幽州牧,假节。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去世。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宗室传》最后评价道: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意思是说东吴的这些宗室们,或是起兵之初就亲身跟随领兵作战,或是日后镇守边陲,为江东政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值得称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